远乘一舸渡江乡,风景萧萧带夕阳。
古树有巢鸠借宿,野花无主蝶偷香。
惊心忽见山排戟,留客时闻燕语樯。
惆怅骚魂招不得,空依芦苇望三湘。
远乘一舸渡江乡,风景萧萧带夕阳。
古树有巢鸠借宿,野花无主蝶偷香。
惊心忽见山排戟,留客时闻燕语樯。
惆怅骚魂招不得,空依芦苇望三湘。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渡湘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江乡景象。首句“远乘一舸渡江乡”,以个人的舟行之景,拉开了对湘江两岸风光的描绘。"风景萧萧带夕阳",夕阳西下,景色萧瑟,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
接下来的两句,“古树有巢鸠借宿,野花无主蝶偷香”,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寂寥。古树上,斑鸠觅得栖身之处;野花虽无人照料,却仍有蝴蝶前来采蜜,寓言了生命的自给自足和无常变迁。
“惊心忽见山排戟,留客时闻燕语樯”描绘了湘江两岸的山势险峻,如同排列的兵戈,令人震撼;同时,船行间还能听到燕子在桅杆间呢喃,增添了旅人的羁旅之情。
最后,诗人以“惆怅骚魂招不得,空依芦苇望三湘”收束全诗,表达了内心无法排遣的惆怅和对故乡三湘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对湘江独特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