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中秋月,都从北塞看。
祗今临皎镜,远愧隔鸣銮。
暑退身差健,宵良意强欢。
当轩对樽酒,重念圣恩宽。
十载中秋月,都从北塞看。
祗今临皎镜,远愧隔鸣銮。
暑退身差健,宵良意强欢。
当轩对樽酒,重念圣恩宽。
这首诗是清朝胤禛皇帝在癸未年中秋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对北塞之行的回忆与感慨。诗中通过“十载中秋月,都从北塞看”两句,描绘了过去十年中秋佳节,他都在北塞度过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祗今临皎镜,远愧隔鸣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明镜,表达当前虽能观赏到明亮的月光,但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亲临其境,心中不免感到遗憾和愧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北塞生活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谦逊态度。
“暑退身差健,宵良意强欢”则转而描述了中秋之夜,暑气消退,身体感觉较为舒适,夜晚的美景令人愉悦,诗人试图在节日的氛围中寻找欢愉,尽管内心可能仍怀有其他复杂情感。
最后,“当轩对樽酒,重念圣恩宽”点明了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时,再次想起了皇上的宽厚恩德。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也体现了作为君主的胤禛对自己职责的深刻认识,以及在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中秋佳节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历史记忆与政治立场,展现了清朝宫廷文化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双林感传士,七池景刘贤。
超最阐王铭,弥穆抒扣篇。
前英昭厉拔,后业警缚绵。
沈掉排两情,光朗彻万边。
迷云慧衿开,世网耀目捐。
赤晷无迟镜,绿杨有新烟。
言投远公侣,湛意坦址前。
高缁集宝树,灵会启上诠。
稽匝殊妙尊,忏谢劫累愆。
贲园抗清步,咸舌吐胜宣。
群相不靡怀,金津亮此褰。
朗觌始湖介,任览迨灵宇。
解婴极玄讨,缓策谢尘伍。
新景既皓接,初云亦幽取。
照物均遣縳,临芳尽增抚。
去国感人与,遵林惬教父。
代情欢若挥,理抱戚如吐。
霞篁迹吴旧,烟莽咨越古。
往图昡今陟,空文寓前谱。
涓名俗所矜,徂运畴讵数。
嗤彼高骋徒,危累何自苦。
江海蹉跎客,风尘蹇拙人。
未辞簪绂累,终拟菊松邻。
浅薄承嘉会,幽閒称病身。
聊将慎出处,敢谓异群伦。
有美词林彦,无瑕廊庙珍。
明时徵凤鸟,绝代见麒麟。
化雨覃江介,清风洒俗尘。
文山人仰岱,学海士知津。
远荷金声赠,常怀玉树亲。
矢心期佩服,此志敢教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