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一日知丞往众浔潭命道士投铁简是日有雨二日知丞过访共道灵验相与感叹因以数语记之》
《七月一日知丞往众浔潭命道士投铁简是日有雨二日知丞过访共道灵验相与感叹因以数语记之》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龙高卧古灵湫,唤醒须烦尺简投。

澒洞溪云随起雨,渺瀰陂水急通沟。

定看田里还丰岁,且豢鸡豚作好秋。

可是蓝田修故事,为民精祷益同忧。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龙神显灵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首句“老龙高卧古灵湫”,以“老龙”喻指深藏于古老灵湫中的龙神,形象地描绘了龙神静卧的姿态,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神秘色彩。接着,“唤醒须烦尺简投”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尺简”这一古代传递信息的工具,暗示了人们在寻求龙神帮助时的虔诚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

“澒洞溪云随起雨,渺瀰陂水急通沟”两句,通过“溪云”和“陂水”的动态变化,展现了雨水的降临,既是对前文祈雨行为的回应,也预示着自然界的恩泽将惠及人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更蕴含了诗人对天地间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定看田里还丰岁,且豢鸡豚作好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期待,以及对百姓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丰岁”和“好秋”的描述,诗人寄托了对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深切愿望。

最后,“可是蓝田修故事,为民精祷益同忧”两句,借用了蓝田修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龙神为民祈祷、共忧患的精神。这里的“故事”不仅指历史传说,更是诗人对龙神品德的赞美与效仿,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情感联系与道德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理念,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重寻徐周文村居

西台日未没,庙口欲横烟。

一别徐孺宅,重过便七年。

长堤贯村巷,乔木荫平田。

借问雷居士,曾薰惠远莲。

(0)

染丝上春机

紫泽青薄生细英,黄莺啄尽垂杨叶。

青苗遍踏拨春花,昼捲流霞对残蹑。

沉丝素縠生水纹,重带铰刀裁白袷。

治丝为爱不新时,幸及君年正华悦。

(0)

与英卓今坐邝无傲轩西待雨

仲春足和惠,众物相待发。

故人耽积疴,友我憩林樾。

边村凭善邻,轩牖向虚阔。

颇类郊西郭,旧畴见新伐。

薄阴始闻雷,殷渰试轻勃。

良怀物与并,悦泽生容发。

洒空已舒润,楹檐坠未卒。

陂花望欲浑,海树看弥没。

邝子务及时,为栏资所歇。

荣橘已飘香,栽桐更逢杌。

嗟予抱纤尚,远道载饥渴。

湍泊与斯人,缄情谢时达。

(0)

浴日亭

翘首孤亭夜欲阑,远霞先映众星繁。

海门万顷黄金地,天末高擎赤玉盘。

帆出扶胥光乍暗,潮生黄角气犹寒。

东西上下成今古,赢得高吟眼界宽。

(0)

梅花·其一

玉立烟霞外,天长望欲穷。

窥人一眼白,映雪万山空。

素色开残夜,疏枝待晓风。

别馀孤冷意,不与水云同。

(0)

詶金其相二首·其一

白日登高不掩扉,从教塔影送斜晖。

入门遇得英灵子,却怪山僧缓缓归。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