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头顶天,脚踏地,眼里放光,鼻孔出气,与他诸佛诸祖无别无异。
因甚握节当胸,听我谩你。
莫有不被谩□么,我且问你,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毕竟是祖意是教意。
人人头顶天,脚踏地,眼里放光,鼻孔出气,与他诸佛诸祖无别无异。
因甚握节当胸,听我谩你。
莫有不被谩□么,我且问你,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毕竟是祖意是教意。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喻,寓含深刻的禅理。诗中描述人人皆有佛性,与佛祖并无二致,但为何还要区分尊卑,听从教诲?通过“鸡寒上树,鸭寒下水”的对比,暗示自然本性与教化引导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是在启发人们回归内心,理解祖意和教意并非外在强加,而是顺应各自的天性和环境。此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特点。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
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
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
不平安否,早来问讯还疾走。
横枝雨後转清妍,玉客洗妆晨更鲜。
绝似孤山半峰雪,不羡玉井十丈莲。
十事八九不知意,人生巧墯天公计。
簿书海底白人头,孤负江南风月秋。
忆昔少年命同社,月里传觞梅影下。
一片花飞落酒中,十分便罚琉璃锺。
如今老病不饮酒,梅花也合怜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