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人,多怒嗔,颐指所向四海奔。
小忤其意中如焚,发上指冠两目瞋,投袂而起剑及门。
当时使气廉将军,君视孰与秦王尊。
气力到头同一尽,牧儿持炬上丘坟。
权贵人,多怒嗔,颐指所向四海奔。
小忤其意中如焚,发上指冠两目瞋,投袂而起剑及门。
当时使气廉将军,君视孰与秦王尊。
气力到头同一尽,牧儿持炬上丘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权贵人物的威严和傲慢,他的一言一行都仿佛能指挥四海,稍有不顺心就勃然大怒,连头发都竖立起来,仿佛要冲冠一怒。诗人以廉颇自比,暗示即使这位权贵如同战国时的廉将军般盛怒,其最终也难逃气力耗尽的命运,就像牧童手持火把照亮他的坟墓,寓意人的权势再大,也无法抵挡时间的消磨和后人的遗忘。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批评了权贵的嚣张跋扈,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