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四》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其四》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

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

(0)
注释
少年:年轻的。
真:真实的。
狷:急躁、固执。
浅:肤浅。
射策:科举考试。
粗疏:准备不充分。
欲:想要。
广:扩大。
忠言:忠诚的言论。
地:领域。
众弃馀:被众人忽视的人才。
流离:漂泊不定。
更化:社会变迁。
邂逅:意外。
捧除书:接到任命书。
赵孟:特定人物(这里可能指某位有识之士)。
厥:他的,指赵孟的。
恐:恐怕,担心。
骂予:责骂我。
翻译
年轻的我性情急躁,科举考试准备不充分。
想要扩大忠言的影响,首先要接纳被众人忽视的人才。
经历漂泊后看到社会变迁,意外得到提拔的机会。
赵孟最终会理解我的价值,其他人可能会误解甚至责骂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纪念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司马光晚年境遇和人格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对他可能遭受非议的担忧。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诗人回忆司马光年轻时的率直与才学上的粗疏,这既是对他的真实性格的描绘,也暗含对他早年经历的肯定。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司马光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试图传播正确的观点,即使在被众人忽视或排斥的情况下,他也坚持自己的立场。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流离失意中,司马光的见解和主张却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被授予官职,体现了他的才能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赵孟是对司马光的尊称,诗人认为只有像赵孟这样的人能真正理解司马光的价值,而其他人可能会误解或批评他,表达了对司马光可能遭受误解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司马光的忠诚和坚韧,同时也揭示了他可能面临的舆论压力,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敬意和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九用前韵·其二

金币全输玉并俘,止兵幡未下驺虞。

六宫急作抛家髻,三界难飞召将符。

殿下雷颠尝大敌,军中风角走妖巫。

即今神圣犹争颂,莫笑当时莽大夫。

(0)

重晤梁辑五光禄话旧·其二

风雅都从变后奇,古来词客惯哀时。

可怜倒海倾河泪,独立苍茫但咏诗。

(0)

王寿山诗十首·其四

秋河挂树露华浓,残月衔山起听钟。

花影满身寒不寐,不知身在最高峰。

(0)

灵光寺晚眺·其四

将军席罢梅仍落,学士轩空柏自留。

犹有旧时明月在,照人来作闰中秋。

(0)

西贡杂诗·其二

岂独开疆自汉秦,南车久已载皇仁。

谁知富贵誇真腊,竟属黄须碧眼人。

(0)

东山秋晚

庭柯策策动商音,紫翠连峰夕照沉。

秋色西来山郭暮,大江东去海门深。

空崖石抱阴阳气,古洞泉流冷暖心。

苦盼银河乌鹊信,望仙桥畔客愁深。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