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且勿笑陈馀,世态由来贵贱殊。
陌上相逢不相识,匣中犹有旧来书。
论交且勿笑陈馀,世态由来贵贱殊。
陌上相逢不相识,匣中犹有旧来书。
这首诗《即事(其一)》由明代诗人梁炫所作,通过对比陈馀与世态人情,表达了对友情与世故的深刻思考。
首句“论交且勿笑陈馀”,开篇便以陈馀的故事引入,陈馀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与张耳是好友,后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反目。此处借陈馀之事,暗喻了友情在利益面前可能受到考验的主题。诗人劝告人们,在讨论友谊时,不应轻易嘲笑陈馀的遭遇,因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往往难以避免。
次句“世态由来贵贱殊”,直接点明了世态人情的复杂性,指出在社会中,人们对待朋友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对方的地位和财富。这句话揭示了社会阶层差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强调了世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第三句“陌上相逢不相识”,描绘了一幅在街头偶遇的情景,强调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相互识别或理解。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淡漠的忧虑。
最后一句“匣中犹有旧来书”,则以物象比喻情感,暗示尽管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却如同匣中的旧书一样,历久弥新,不会轻易消逝。这既是对真挚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中不变情感的颂扬。
综观全诗,《即事(其一)》通过对陈馀故事的引用和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世故以及人性复杂性的独特见解。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八方异风土,百里殊阴晴。
中外殆天设,终古难合并。
权家但好胜,持议乖群情。
孤军病深入,问罪虑无名。
客主既不如,师老功难成。
常恐强弩末,遂令小国轻。
安得长者言,立谈罢交兵。
皇惠均万物,各各遂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