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册面友风雨散,山鸟山花澹薄交。
一榻氍毹容独卧,满盘杞菊是兼肴。
面册面友风雨散,山鸟山花澹薄交。
一榻氍毹容独卧,满盘杞菊是兼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卷,诗人朱敦儒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风雨后的山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
首句“面册面友风雨散”,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仿佛是诗人与书卷、朋友共同经历了风雨洗礼,此刻风停雨歇,世界一片清新。这里的“面册”和“面友”并非实指,而是借代,象征着诗人与书籍、朋友的精神交流,寓意着心灵的慰藉与知识的滋养。
次句“山鸟山花澹薄交”,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山间的鸟鸣与野花,虽不张扬,却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它们构成了诗人闲适生活的背景,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这里“澹薄交”三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淡雅,也暗含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一榻氍毹容独卧”,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柔软的地毯上独自躺卧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上的舒适,更体现了精神层面的自我放逐与自我探索。
最后,“满盘杞菊是兼肴”,则以日常饮食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枸杞与菊花,既是食物也是药材,象征着健康与长寿。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朱敦儒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简朴、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杳杳诸天路,苍苍大涤山。
景舆留不得,毛节去应闲。
相府旧知己,教门新启关。
太平匡济术,流落在人间。
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
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馀。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
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
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满肯同心。
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
还有市鄽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