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二十七》
《诗并序·其二十七》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得钱自吃用,留著匮里重。

一日厥摩师,空得纸钱送。

死入恶道中,量由罪根重。

埋向黄泉下,妻嫁别人用。

智者好思量,为他受枷棒。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王梵志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

首句“得钱自吃用,留著匮里重”,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金钱的追求与使用。钱在手时,人们会将其用于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储藏以备不时之需,体现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和依赖。

接着,“一日厥摩师,空得纸钱送”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里提到的“厥摩师”可能是指道士或和尚,他们通过念经、做法事等方式为逝者祈福。然而,即便如此,人死后仍需“空得纸钱送”,意味着生前的财富和努力在死亡面前变得毫无意义,只能以虚幻的形式寄托哀思。

“死入恶道中,量由罪根重”进一步探讨了因果报应的观念。在佛教文化中,人的行为会决定其来世的命运,善行可使人生入善道,恶行则可能导致恶道。这里的“罪根重”暗示了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死后命运的影响。

“埋向黄泉下,妻嫁别人用”则描绘了死亡后家庭关系的变化。亲人去世后,他们的财产和地位往往会发生转移,甚至影响到配偶的生活。这种描述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

最后,“智者好思量,为他受枷棒”表达了对智慧的推崇。真正的智者能够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教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为他人的苦难而感到悲痛。这句话暗示了智慧不仅在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对他人福祉的关怀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不公、因果报应的观念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寄徐可大黄门

往年游白下,汎爱有徐卿。

令弟今相问,怜君久振缨。

岁星还自照,谏草未全行。

谢傅东山卧,秋风社稷情。

(0)

再题望夫石

登彼关山,望君来归。朝朝暮暮,君不来归。

襁中儿女大,日久无完衣。

泉水滔滔不入山,男儿出门良独难。

今时畏途相戒蛇豕,相残欃枪苦未灭。

君身无时还,君身亮自惜。

妾身无羽翮,思心从君安可得。

晨兴望君,暮化为石。

(0)

北雁步云词

昔我梦翼飞,去与王子亲。

双双鸾凤箫,吹破缑山云。

翻身大火坑,洗髓明河津。

芔然驭白鹿,下宴瑶池春。

枉驾雁宕阴,玄冥闭天阍。

醉扫千文石,万劫留至文。

只今灵峰洞,元气犹氤氲。

悲歌草木偃,坐啸天地闻。

归来铲光彩,大隐金马门。

君看东方生,至人伏垢氛。

讵罗不了道,一壑空云云。

(0)

黄伯固

黄郎遁世士,抱影处空谷。

撷芳上木末,采藻立水澳。

妙善难可邻,岁暮守幽独。

怀姝匪自媚,出门重结束。

风云一抚念,故术草丰蓐。

鄙夫附丘阿,达者从所欲。

康乐营石门,知章疏剡曲。

存道苟不贰,岂贻山灵辱。

(0)

河上送鲍使君

柔风协河洲,回飙被泗渎。

贤轺指玉衡,过门不停轴。

结交何所将,解我双英瑴。

岂无锦绣段,感彼并朽藗。

希君复自爱,勿使輶出椟。

(0)

送宋琪祥尉翁源

离亭客散夕阳低,江树依依送马蹄。

但使云缄无断续,不妨尘迹各东西。

春山雨过蛮溪涨,晓岸花开越鸟啼。

我有一言君记取,归装南物不须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