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苦方知乐,居安鲜虑危。
烛理既茫昧,穷独将奚为。
释耕待毚兔,亡羊惑多岐。
失得焉可必,徒贻达士嗤。
所存在耿介,随寓安厥宜。
操持苟不贰,庶以全吾私。
习苦方知乐,居安鲜虑危。
烛理既茫昧,穷独将奚为。
释耕待毚兔,亡羊惑多岐。
失得焉可必,徒贻达士嗤。
所存在耿介,随寓安厥宜。
操持苟不贰,庶以全吾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所作的励志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深刻理解。首句“习苦方知乐”揭示了经历过艰难困苦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的真谛,暗示了生活的磨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接着,“居安鲜虑危”强调在安逸中往往忽视潜在的风险,提醒人们要有危机意识。
“烛理既茫昧,穷独将奚为”运用比喻,指出在知识不明朗、困境孤独时,个人的行为和追求失去了方向。诗人通过“释耕待毚兔”和“亡羊惑多岐”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对盲目等待和迷失方向的批评,认为应当明确目标,避免歧途。
“失得焉可必,徒贻达士嗤”强调成功与失败并非必然,过于执着可能导致他人嘲笑,告诫人们要审慎行事,不可过于执着于结果。
最后两句“所存在耿介,随寓安厥宜”表明作者坚持正直的人格,无论身处何处都能适应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操持苟不贰,庶以全吾私”则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只要坚守原则,就能保护自己的理想和个人利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坚持自我,不被外界迷惑,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
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
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
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
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