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富公子,山桃两度花。
人情皆念旧,客路不如家。
野草连天阔,重山抱日斜。
寄书无过雁,愁眼眩飞鸦。
忆别富公子,山桃两度花。
人情皆念旧,客路不如家。
野草连天阔,重山抱日斜。
寄书无过雁,愁眼眩飞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克己的《忆别》,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富公子分别的记忆以及离别后的情感。首联“忆别富公子,山桃两度花”以春天山桃两度盛开的景象,勾勒出与友人分别时的季节背景,富有画面感。
颔联“人情皆念旧,客路不如家”揭示了人之常情,无论身处何方,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之情难以忘怀,强调了家的温暖和旅途的艰辛。
颈联“野草连天阔,重山抱日斜”描绘了开阔的野外景色,通过“野草连天”和“重山抱日”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行旅之路,以及夕阳西下时的落寞之感。
尾联“寄书无过雁,愁眼眩飞鸦”进一步表达了思乡之情,诗人感叹无法像大雁那样传递书信,只能看着飞翔的乌鸦引发愁绪,深化了离别的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意。
愁眼看春色,城西醉梦中。
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别离感贫贱,殷子正书空。
初侯不能六尺长,少日结交皆老苍。
势利不可更炎凉,解缨从我濯沧浪。
与君论心松柏香,何为独忆卢泉之上多绿杨,卢泉如练照秋阳,泉上之人犹谤伤。
此邦虽陋有佳士,勿厌风沙吹茫茫。
愿君不负上池水,囊中探丸起人死。
雕陂之水清且泚,屈为印文三百里。
呼船载过七十余,褰裳乱流初不记。
竹舆岖垭山径凉,仆姑呼妇声相倚。
篁中犹道泥滑滑,仆夫惨惨耕夫喜。
穷山为吏如漫郎,安能为人作嚆矢。
老僧迎谒喜我来。
吾以王事笃行李。
知民虚实应县官,我宁信目不信耳。
僧言生长八十余,县令未曾身到此。
青春不拣势薄厚,春到人家尽花柳。
杏园主人殊未来,岂谓一枝先入手。
天晴日暖笼紫烟,镜里红妆犹带酒。
江梅已尽桃李迟,此时此花即吾友。
栏边渐满枝上空,叹息踌躇为之久。
荣衰何异人一生,少壮蹔时成老丑。
狂痴未解惜光阴,不饮十人常八九。
岂如大醉升糟邱,太古乾坤随处有。
更当种子如董仙,抟米谁能问升斗。
扶亭大夫伯淳父,平生执鞭所欣慕。
蚤年学问多东南,形阻江山想神遇。
阮籍台边有一人,爱叹非为婚姻故。
民言令君明且清,玉壶寒冰不受污。
我从王事驱传马,落日东走骇麏兔。
问知邻境欲过之,简书有程严寸步。
胸怀作恶无处说,天气昏昏月含雾。
故人如从空中落,逼耳好鸟鸣韶濩。
野桃窈窕风剪拂,官柳低昂春燠昫。
政由人好景亦好,烧烛续书笑言聚。
同怀两贤孤此乐,无物可写心倾傃。
邓侯诗成锦绣段,浣花屑玉邀我赋。
今年病起疏酒杯,醉乡荆棘归无路。
诗穷净欲四壁立,奈何可当杜武库。
不似灞桥风雪中,半臂骑驴得佳句。
济时之才吾岂敢,樗栎初无廊庙具。
上车不落强颜耳,伏食官食等鸡鹜。
只欲苦留公把酒,都畿千里勤督护。
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
春色衰从一片飞,况乃纷纷不知数。
《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宋·黄庭坚】扶亭大夫伯淳父,平生执鞭所欣慕。蚤年学问多东南,形阻江山想神遇。阮籍台边有一人,爱叹非为婚姻故。民言令君明且清,玉壶寒冰不受污。我从王事驱传马,落日东走骇麏兔。问知邻境欲过之,简书有程严寸步。胸怀作恶无处说,天气昏昏月含雾。故人如从空中落,逼耳好鸟鸣韶濩。野桃窈窕风剪拂,官柳低昂春燠昫。政由人好景亦好,烧烛续书笑言聚。同怀两贤孤此乐,无物可写心倾傃。邓侯诗成锦绣段,浣花屑玉邀我赋。今年病起疏酒杯,醉乡荆棘归无路。诗穷净欲四壁立,奈何可当杜武库。不似灞桥风雪中,半臂骑驴得佳句。济时之才吾岂敢,樗栎初无廊庙具。上车不落强颜耳,伏食官食等鸡鹜。只欲苦留公把酒,都畿千里勤督护。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春色衰从一片飞,况乃纷纷不知数。
https://shici.929r.com/shici/nem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