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威慑海若,崩角革顽凶。
昔从倭鬼役,今为王者农。
酋长加以冠,族类裸其躬。
震惊鞭挞威,嬉戏刀剑锋。
台郎出守罗星宿,云是大唐王与公。
五十二区山百重,南极蜈蜞北鸡笼。
浑沌不凿天年终。
皇威慑海若,崩角革顽凶。
昔从倭鬼役,今为王者农。
酋长加以冠,族类裸其躬。
震惊鞭挞威,嬉戏刀剑锋。
台郎出守罗星宿,云是大唐王与公。
五十二区山百重,南极蜈蜞北鸡笼。
浑沌不凿天年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皇威慑海若"开篇即展现出帝王的威严,如同海洋之神一般震慑四方。接下来的"崩角革顽凶"暗示着过去的战争与变革,倭鬼(可能指日本侵略者)的统治被推翻,人民从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王者农",回归耕作生活。
"酋长加以冠,族类裸其躬"描绘了两种极端的对比,酋长被赋予权力象征的冠冕,而族人则赤身裸体,象征着社会秩序的重塑和原始状态的回归。"震惊鞭挞威,嬉戏刀剑锋"进一步展现了新的统治方式,既有威严的惩罚,也有娱乐的元素,反映出权力的复杂性。
"台郎出守罗星宿,云是大唐王与公"提到官员守护着这片土地,声称其属于大唐王朝,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统一和权威的认可。地理上,"五十二区山百重,南极蜈蜞北鸡笼"描绘了广袤的地域,山脉连绵,边界明确。
最后的"浑沌不凿天年终"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未被打扰的状态,也暗含着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更迭、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
天子锡玄纁,倾山礼隐沦。
君抛青霞去,荣资观国宾。
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夙驾别情远,商弦秋意新。
冥冥鸿鹄姿,数尺看苍旻。
残寇近宋郊,西行恶飙尘。
立身素耿介,处难思经纶。
春府搜才日,高科得一人。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