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阳馆望九子山》
《青阳馆望九子山》全文
唐 / 窦叔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yángguǎnwàngjiǔshān
táng / dòushūxiàng

cāngcuìtiáoyáoshàngtiānjiǔfēngyáoluòxiànménqián
háomángyìngqiānzhòngshù

juānchuíkōngwànzhàngquán
nányóucéngzhùshǐhuángdōngxìngnián

yúnjuézhōngnán访fǎngwéiyǒuyuánshēngdàobiān

翻译
青翠的山峰直插蓝天,九座山峰远远落在县衙前。
阳光照耀下,千重树木闪烁微光,万丈瀑布从空中垂挂。
汉武帝南巡时曾在此停留,秦始皇也曾向东来祈求丰年。
那里的云神庙早已踪迹全无,只能听到猿猴的叫声传到访客耳畔。
注释
岧峣: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县门:古代行政区划的入口。
毫芒:细微的光芒。
驻跸:帝王出行时临时停留。
祈年:祈求丰收或好年景。
云祠:供奉云神的庙宇。
客边:指来访者或旅人所在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慨。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这两句以宏伟的气势开篇,岧峣(山峰连绵如剑)上的苍翠色彩映照着晴朗的蓝天,九个山峰在远处缓缓下降,如同屏障一般守卫着县城的大门。这里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静谧。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接下来,诗人笔触细腻地描绘了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林,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以及清泉如丝般轻柔而下,宛若天然之景。这两句通过对日光与水声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生动感和自然美。

"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这两句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汉武帝和秦始皇,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并进行过祈祷求福的活动。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遗迹的反思。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沧桑变迁之感。在云雾缭绕的山中,那些古老的祭祀之地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远处传来的猿啼声响,伴随着行人。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也寓意了历史的流逝和人类活动的短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与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历史沉思的深刻情感。

作者介绍
窦叔向

窦叔向
朝代:唐   籍贯:京兆金城

窦叔向 [唐](约公元七六九年前后在世)字遗直,京兆金城人。(旧唐书作扶风平陵人。此从新唐书) 学识:文学家。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同昌司马窦亶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四年前后在世。以工诗称。大历初,登进士第。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为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有《联珠集》行于时。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集七卷,今存诗九首。《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代表作品:《贞懿皇后挽歌》、《夏夜宿表兄话旧》等。 
猜你喜欢

拟寒山寺·其五十四

池中养却鱼,岸上养却鸭。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杀。

不思身债重,只要口甘滑。

腊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0)

悼次东提刑侄二首·其二

妙手剸百节,剧谈翻九河。

人皆期晚用,君更患才多。

世路方榛棘,人豪正网罗。

重泉无日起,天意定如何。

(0)

腊前五日立春天气极暄妍今复雨雹凛凛不休所居梅花方盛开一雨零落殆尽怅然为赋此诗

东风破残腊,吹尽五日寒。

晴光下杨柳,美影斗鸭栏。

锦鳞触轻冰,碎玉已珊珊。

日夜望鲜荣,发我砌下兰。

寒去仍复来,崛强作跳丸。

烂漫江梅花,孤芳忽飘残。

落跗不可缀,香雪空阑干。

赖有青春心,养此商羹酸。

(0)

子温侄用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作十诗见遗辄勉强次韵·其十

连门水竹居,照映麋鹿姿。

子戴靖节巾,得我如远师。

花黄催重九,羽葆杂金规。

未能沽酒饮,且赋止酒诗。

(0)

题劲节堂

为爱青青竹一林,旋开庭宇占清阴。

风前萧瑟声敲五,月下玲珑影碎金。

(0)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其四

旧闻千岁辽东鹤,塞上翩翩忽见过。

我有云间化凫舄,追随不用着人多。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