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及齐鲁,目已穿吴关。
吴关阻千里,鲁道犹漫漫。
暮止西北店,朝止兖东滩。
朝止觅一宿,暮止投一餐。
得粝且求咽,在枕宁获安。
眠食听颠倒,已见行路难。
我行及齐鲁,目已穿吴关。
吴关阻千里,鲁道犹漫漫。
暮止西北店,朝止兖东滩。
朝止觅一宿,暮止投一餐。
得粝且求咽,在枕宁获安。
眠食听颠倒,已见行路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中的第六十九章。诗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困苦,以及对旅途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我行及齐鲁,目已穿吴关”,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起始地和目的地,齐鲁之地与吴关之间相隔千里,诗人已经穿越了齐鲁,目光却仍未抵达吴关,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遥远。
接着,“吴关阻千里,鲁道犹漫漫”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艰难与遥远,吴关作为终点,似乎遥不可及,而从齐鲁到吴关的道路依旧漫长无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暮止西北店,朝止兖东滩”、“朝止觅一宿,暮止投一餐”则具体描写了诗人每日的行程安排,每晚寻找住宿,每日寻找食物,生活简朴而艰苦,体现了旅途的劳顿与不易。
“得粝且求咽,在枕宁获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与对休息的期待,即使食物粗粝难咽,也愿意在枕边稍作休息,以求得片刻的安宁。
最后,“眠食听颠倒,已见行路难”总结了整个旅程的艰辛与不易,无论是睡眠还是饮食都充满了颠簸与困难,但诗人依然坚持前行,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既有对旅途的无奈与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如此江山,几人还记,旧争雄处。
北府军兵,南徐壁垒,浪捲前朝去。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不为愁人少住。
叹永嘉、流人无数,神伤只有卫虎。
临风太息,髯奴狮子,年少功名指顾。
北拒曹丕,南连刘备,霸业开东路。
而今何在,一江灯火,隐隐扬州更鼓。
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
绮窗日暮愁云结,宝鸭香销紫檀屑。
美人一去不复还,恨满空林听鶗鴂。
金盘蜡烛半成灰,罗幌凝尘惨不开。
王孙夜夜愁多梦,疑有芳魂落镜台。
捲帘忽见孤飞燕,白日光阴疾如箭。
坟头应长素馨花,长对春风寄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