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行上河舟,初入小长安。
路逄市中儿,相邀买罗纨。
罗纨非不佳,此物生饥寒。
山中大布衣,岁晚聊独完。
已行上河舟,初入小长安。
路逄市中儿,相邀买罗纨。
罗纨非不佳,此物生饥寒。
山中大布衣,岁晚聊独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玠在元末明初时期过小长安(可能指长安城中的一个小区域)的经历。他乘坐小舟抵达后,步入城中,途中遇到一群市井孩童。孩子们邀请他购买华丽的罗纨(丝织品),然而诗人意识到这些衣物虽精美,却是源于生活困苦,是穷人的消费品。他联想到山中的贫者,即使粗布麻衣也能保暖度日,因此感慨地表示,自己宁愿选择简单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安宁,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能自给自足。整首诗通过日常场景,寓含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九十韶光,如驶匆匆,芳菲乱飘。
捲榆钱满地,闷怀同积,杨花扑帐,倦眼无聊。
飞燕呢喃,流莺絮聒,各抱离魂一样销。
休携酒,残红庭院,只合寥寥。东皇乍返云桡。
叹望里、分明南浦遥。
忆兰亭聚咏,幽情暗助,平台试茗,清兴相邀。
归路无涯,行踪何著,怕听歌声连臂招。
来年会、约探梅曲坞,问柳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