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集来王有后先,坚昆驰使又踪连。
衢樽锡宴前朝洽,宝炬装灯午夜妍。
银燕火蛾纷树下,惊獐骇鹿避崖巅。
侈观讵为誇遐属,曶爽光明示别权。
鳞集来王有后先,坚昆驰使又踪连。
衢樽锡宴前朝洽,宝炬装灯午夜妍。
银燕火蛾纷树下,惊獐骇鹿避崖巅。
侈观讵为誇遐属,曶爽光明示别权。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万树园中宴请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来使观赏灯火的情景。通过“鳞集来王有后先,坚昆驰使又踪连”两句,展现了来自远方的使者们有序而至的壮观场面。接下来,“衢樽锡宴前朝洽,宝炬装灯午夜妍”描绘了宴会上热闹非凡、灯火辉煌的景象,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远道而来的宾客们的热情款待。
“银燕火蛾纷树下,惊獐骇鹿避崖巅”这两句则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灯火如飞燕般在树间穿梭,使得山中的动物们为之惊动,纷纷躲避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观灯的神奇氛围。最后,“侈观讵为誇遐属,曶爽光明示别权”表达了这次盛宴不仅仅是炫耀给远方的宾客看,更是通过光明与美好的展示,传递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交流与理解的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时期宫廷宴会的奢华与盛况,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的尊重与欢迎之情,以及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的主题。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