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浮峰诗社》
《寄浮峰诗社》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凉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满楼。

千里故人谁命驾?百年多病有孤舟。

风霜草木惊时态,砧杵关河动远愁。

饮水曲肱吾自乐,茆堂今在越溪头。

(0)
鉴赏

此诗《寄浮峰诗社》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描绘了一幅晚秋庭院中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晚凉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满楼”,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庭院图景。晚凉之时,诗人独坐于庭院之中,感受着初秋的凉意。微月初升,月光洒满楼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千里故人谁命驾?百年多病有孤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诗人或许曾多次期待着友人的来访,但如今却只能在心中默默呼唤,感叹岁月流转,自己已年老体衰,只能依靠一叶孤舟漂泊于人生的海洋。

颈联“风霜草木惊时态,砧杵关河动远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风霜交替,草木更迭,自然界的变化仿佛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远处传来捣衣声(砧杵),似乎触动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引发了内心的忧愁。

尾联“饮水曲肱吾自乐,茆堂今在越溪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简朴,甚至疾病缠身,诗人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茆堂,即茅屋,是诗人理想中的隐居之所,位于越溪之畔,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时光和自我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八月十四日留监牧张伫职方赏月

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启疏筵。

采萧方释三秋咏,应历从亏一荚圆。

密讶云藏台面柳,静看珠出水中天。

银蟾影里金樽倒,乐过陶琴不上弦。

(0)

视河惬山

河决金堤在汉成,曾推延世此经营。

安人为惬当时意,立事因垂不朽名。

谁凿故山酾御水,却通新漕入都城。

一疏一塞俱称利,暂访遗踪岂易评。

(0)

次韵答滑州梅龙图惠鼎州甘橘

芳讯欣随客鲤开,雅篇并付木奴来。

病翁逢酒唯忧过,更使湘包下滑杯。

(0)

贺春卿加大资政职

别殿深严峻宠班,再烦开府扼秦关。

棠郊阴满修前治,蕙帐香销在故山。

天意未容贤者乐,官方唯许老时闲。

苍生况结为霖望,岂要穷边俗吏攀。

(0)

陈商学士知常州

叠鼓声喧下鹢舟,书山萧索别英游。

青藜照字观奇废,朱雀分符锡命优。

霞夹乌樯晴旆卷,星摇渔浦夜灯幽。

莼风正孰帆无恙,一色江天望处秋。

(0)

春晚

纷纷从此见花残,已觉长绳系日难。

楼上有愁春不浅,小桃风雨凭阑干。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