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德箭歌》
《宣德箭歌》全文
清 / 陆寅   形式: 古风

长安城东鬻废箭,故老欷嘘万人看。

金镞敲残鼓铸锋,鸦翎落尽丹黄变。

弃掷风尘未尝试,老杆分明宣德字。

珍惜曾教武库藏,标题尚识良工制。

高皇昔日戎衣著,剑扫妖氛定雄略。

已见蒲稍入大宛,更闻蒟酱开邛笮。

茫茫九服初通贡,竹箭东南待弦控。

包茅常例豫章来,司空檄取官胥送。

贻谋孙子但垂衣,夜夜黄星护紫微。

三殿日高香不散,上林花暖燕群飞。

夕烽并罢平安火,服御深宫无一可。

青磁烧出碧鸡成,熏炉制就黄金裹。

内家擎献龙颜动,流落人间至今重。

金马铜驼倏已非,石砮楛矢成何用?

只今新制逾工巧,故物休言旧时好。

猛将难调神臂弓,仙人且代麻姑爪。

君不见银泉山下草萧萧,狐兔秋原正寂寥。

仰天大笑羽毛落,一箭穿云看射雕。

(0)
鉴赏

这首《宣德箭歌》由清代诗人陆寅所作,通过对“宣德箭”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箭矢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历史的沧桑变迁。

首句“长安城东鬻废箭”,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长安城东,箭矢被售卖的场景,暗示着箭矢的废弃与历史的变迁。接着,“故老欷嘘万人看”描绘了老者们对这些箭矢的感慨,以及周围人群的围观,营造了一种怀旧与哀伤的氛围。

“金镞敲残鼓铸锋,鸦翎落尽丹黄变”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箭矢从制作到废弃的过程,金镞的残缺、鼓铸的锋利、鸦翎的脱落、颜色的变化,都体现了箭矢的使用与时间的流逝。

“弃掷风尘未尝试,老杆分明宣德字”强调了箭矢虽已被弃置,但其上的“宣德”二字依然清晰可见,这不仅揭示了箭矢的来源,也暗示了其背后的历史价值。

“珍惜曾教武库藏,标题尚识良工制”表达了对箭矢过去被珍视、收藏在武库中的回忆,以及对其制作工艺的赞叹。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高皇昔日戎衣著,剑扫妖氛定雄略”等诗句,将箭矢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展现了箭矢在战争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已见蒲稍入大宛,更闻蒟酱开邛笮”则进一步扩展了箭矢的使用范围,不仅限于国内,还涉及到了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茫茫九服初通贡,竹箭东南待弦控”、“包茅常例豫章来,司空檄取官胥送”等诗句,描绘了箭矢在国家治理与外交活动中的角色,体现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影响。

“贻谋孙子但垂衣,夜夜黄星护紫微”、“三殿日高香不散,上林花暖燕群飞”等句子,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统治的赞美与对和平景象的向往。

“夕烽并罢平安火,服御深宫无一可”、“青磁烧出碧鸡成,熏炉制就黄金裹”等诗句,则展示了箭矢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以及其在艺术与生活中的价值。

最后,“内家擎献龙颜动,流落人间至今重”、“金马铜驼倏已非,石砮楛矢成何用?”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辉煌与现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猛将难调神臂弓,仙人且代麻姑爪”、“君不见银泉山下草萧萧,狐兔秋原正寂寥。仰天大笑羽毛落,一箭穿云看射雕。”通过寓言式的结尾,以自然景象和射雕的壮观画面,寓意深远,既是对箭矢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箭矢作为武器、艺术品、文化符号的多重意义,以及对历史、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寅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妇弟安窆告墓作

生前百事纷,入穴均已了。

旷野来两棺,寒林无一鸟。

形神别渊穹,造化剧昏晓。

默默同不言,一朽杂彭夭。

经营惮心力,所得定殊眇。

藉云灵有知,寂寞守华表。

纵横爱与悲,缄泪寄幽杳。

(0)

朋食退公家戏纪

游山有秘诀,窍在觅施主。

慨自温塘归,饥肠响雷鼓。

雅人坐一船,雅极愁不语。

望中得磁溪,壮气生脾土。

明知岁不恶,破例吃大户。

访旧巧立名,佯佯吾甚武。

退公惠然来,酒馔温尊俎。

劝我尽量去,特地赈饿虎。

一饱百虑静,诗作蚕丝吐。

船头指尖峰,火苗辨前古。

我戏叩我腹,吾何负于汝。

(0)

形赠影

学道未为晚,新持胎息经。

凝心存日景,行气摄神庭。

情在妨飞举,身微混醉醒。

对君终不愧,勿复患颓龄。

(0)

除夕

除旧仍为夕,还乡未是家。

枕高人病肺,鳞远壑收蛇。

儿女天涯梦,寒梅水国花。

邻儿争井水,明旦更喧哗。

(0)

论书·其二

用古出新意,颜徐下笔亲。

细筋能入骨,多肉正通神。

北宋推能手,东坡定后身。

如闻跛守骏,妍貌不妨矉。

(0)

五忠咏.署贵西道巴图鲁于钟岳伯英

部曲从先子,艰难矢石中。

论诗七子杰,破阵万夫雄。

缟素孤儿泪,丹青乃祖风。

牂柯迟悔祸,不奏贵西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