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濯濯野烟浮,万古江山色共幽。
且对暮云閒不散,不知世上有人愁。
秋林濯濯野烟浮,万古江山色共幽。
且对暮云閒不散,不知世上有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雷峰塔雨后的景象,以自然之景寄托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秋林濯濯野烟浮”,秋日的树林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格外清新,野烟轻浮于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次句“万古江山色共幽”,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长河中的江山并提,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深远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时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接着,“且对暮云闲不散”一句,诗人似乎在与晚霞相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一句“不知世上有人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宁静与人间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心灵解脱、超越世俗烦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豁达,体现了明代诗歌中常见的文人情怀与哲学思考。
棠阴绿遍,正金菊芙蓉,争放时节。
满路歌谣民五裤,底事逢车催发。
结彩成门,攀辕卧辙,何计留连得。
故园花柳,尽成憔悴难说。
今夜祖席邮亭,主人来日,已是朝天客。
旌旆匆匆从此去,□赏□湖风月。
眷恋无因,笑啼不敢,那忍伤轻别。
清□难驻,一杯聊送行色。
西风数客一阑干,秋色翛然得细看。
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阳更觉晚山宽。
小留待月钟无遽,半醉题诗烛未残。
忆得向来幽独处,黄精未熟客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