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欢乐的地方,那里充满了车马的喧嚣和人们的快乐追逐。这是一个集市或节日的场所,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份浓郁的生活气息。
接下来的"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则是对这个季节特有的景象进行了描写。每到春天,新鲜的绿色草地吸引着人们去踏青,而诗中的时间点定格在二三月份,这恰好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时节。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一句,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贵族子弟和美丽女子在这种欢乐场合中的雅致举止。他们或弹奏着精致的珠玉制成的乐器,或展示着用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鞋袜。
最后两句"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切繁华与快乐时内心的感慨。诗人可能在思考,这些欢聚的场景是否能永恒,或是这份美好是否属于自己。"江花"作为自然之物,被赋予了情感色彩,似乎也在为某个人的离去而绽放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行乐、贵族游子和美女举止的描写,以及对欢聚易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快乐与悲凉并存的深切领悟。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
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
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
君家庆泽叶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孙。
蝉联七贵传三叶,儒雅风流在一门。
鳷鹊楼前瑞烟起,朝回跃马鸣珂里。
甲第还因主得名,都人尽指官为氏。
君不见侍郎府前槐树生,中书省里盘石平。
昭侯世擅江东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我昔曾到五侯峰,五峰如指何巃嵷。
天生欲架如椽笔,白云压遍溪南松。
松梢有路通山顶,松风吹人双屐冷。
仙掌高擎北斗杓,笔峰倒抹银河影。
孤村烟火三两家,小桥流水抱村斜。
远寺钟声雨初歇,烟蓑雨笠未还家。
别来彷佛十馀载,明月清风不相待。
几见桃花逐水流,洞中仙子今安在。
我今对画心茫然,丹青满目飞云烟。
跻攀分寸不可到,掀髯欲赋归来篇。
紫禁沈沈清昼永,天上蓬瀛隔尘境。
春风披拂万年枝,玉砌葵花倾日影。
九重勤政念群臣,亲见恩波出内频。
綵缕五文颁焕烂,朱樱万颗赐圆匀。
荷开太液香迎辂,几点閒鸥纡圣顾。
词林拟献清暑歌,尚方又进金茎露。
小臣饱食荷恩光,正忆锄禾农父忙。
田间翘首望霖雨,愿借天瓢洒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