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淡明河北,星稀碧宇中。
鸡人将报晓,珂马想因风。
待旦怀无逸,衣宵惕有终。
求贤四门辟,望道百王同。
签响螭阶玉,钟鸣虬箭铜。
昌言谁告我,藉以启蒙冲。
月淡明河北,星稀碧宇中。
鸡人将报晓,珂马想因风。
待旦怀无逸,衣宵惕有终。
求贤四门辟,望道百王同。
签响螭阶玉,钟鸣虬箭铜。
昌言谁告我,藉以启蒙冲。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深邃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色朦胧、星空稀疏的北国之景。鸡鸣声起,预示着黎明的到来,马蹄轻盈,似乎在微风中行进。诗人借由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敏感感知和对未来的期待。
“待旦怀无逸,衣宵惕有终”,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深思。他期待着天明的到来,但同时也意识到夜晚的警醒与努力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对时间的双重态度,既体现了对过去的回顾,也预示了对未来的规划。
“求贤四门辟,望道百王同”,诗人在此表达了广纳贤才、追求真理的愿望。他希望四面八方都能敞开门户,接纳人才,同时,他也渴望找到一条通向大道的道路,与众多帝王所遵循的正道相合。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期盼。
“签响螭阶玉,钟鸣虬箭铜”,这两句描绘了宫廷中的庄严景象。签响、钟鸣、虬箭铜,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权力与秩序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些元素,或许在探讨权力与道德、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昌言谁告我,藉以启蒙冲”,最后两句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追求光明与真理的道路上,是否有明确的指引?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启示,一种能够引领自己前行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智慧的呼唤,也是对时代精神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人才、理想、权力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一位君主对于国家治理、个人修养乃至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閒际相看,见他梨颊,玉准停匀。
料楚国夫人,掩来定妒,宜城公主,见后应嗔。
花气嗅来,歌声收入,蕴得风前无限春。
回头处,又一钩斜见,半面平分。不因口过逡巡。
愿指向、明河索问津。
想微亚风棂,侵寒欲嚏,潜携月幌,屏息无闻。
素手轻挼,薄巾微掩,曾恼萧郎被酒醺。
伤心处,更有时酸甚,闷把香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