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竹窗听到远处水声,与月光交织,如同溪流。香炉中的余香覆盖着年华的刻痕,而幡(旗帜)在后半夜的风中飘动。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人自述性格愚昧,到了晚年才有所醒悟;学问浅薄,却乐于与人交流思想。最后一句“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深刻领悟,以及这种领悟带来的心灵自由,即便是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