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行仙迹世难知,极数高人出数时。
隐显自通淮与蜀,兴亡谁管晋兼隋。
地行仙迹世难知,极数高人出数时。
隐显自通淮与蜀,兴亡谁管晋兼隋。
这首诗《蜀井》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地行仙迹的神秘与高人的不凡。诗中以“地行仙迹世难知”开篇,巧妙地将仙人行迹与世间难以理解之事相联系,引人遐想。接着,“极数高人出数时”一句,既赞美了高人的出现恰逢其时,又暗示了高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性。
“隐显自通淮与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隐与显、通与隔的对比融入地理概念中,淮与蜀两地的连接象征着不同地域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也暗含着历史的流转与文化的交融。最后,“兴亡谁管晋兼隋”则以历史兴衰为背景,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是何力量或人物能够左右国家的兴衰?这一问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权力、命运以及历史进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凌晨策马趋灵宫,萦纡一径松萝重。
两山对耸忽开豁,参差殿阁苍烟封。
溪回路转得平土,云间鸡犬存庄农。
庙庭乔木巢野鹤,沙濑虎蹄遗新踪。
仰观绝顶倚霄汉,陪山剑戟攒群峰。
霏霏岚光翠欲滴,深林绿动春意浓。
包含元气蓄雷雨,巨壑湛蔚藏神龙。
天香屡降新年谷,有司时祀宜弥恭。
我昔南游过赤壁,曾上矶头访遗迹。
吴魏胜负了无闻,一歌渔歌楚天碧。
黄冈迁客峨眉翁,道同北海人中龙。
羁怀得酒逸兴发,扁舟夜汎空明中。
江山如许谁宾主,醉挟飞仙梦中语。
直将天地等浮沤,三国周郎曾比数。
神游八极空画图,开卷彷佛瞻眉须。
清风千古凛如在,悠悠目断江云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