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公死,公乎柰何。
席其床兮黍其畴,公乎胡为而溺流。
大呼呼公公不留,心摧肠断弹箜篌。
嘈嘈招不起,贤兄小姑哭无已。
妾身愿作精卫禽,衔石西山塞河水。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公死,公乎柰何。
席其床兮黍其畴,公乎胡为而溺流。
大呼呼公公不留,心摧肠断弹箜篌。
嘈嘈招不起,贤兄小姑哭无已。
妾身愿作精卫禽,衔石西山塞河水。
这首诗名为《公无渡河》,是明代诗人陈寿所作。它以一种寓言式的叙述手法,描绘了一个悲剧故事,通过一个渡河者最终不幸溺亡的事件,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席其床兮黍其畴”描绘了渡河者生前的生活场景,暗示了他即将离世的事实;“公乎胡为而溺流”则直接表达了对渡河者为何会溺水的疑问,引人深思。最后,“妾身愿作精卫禽,衔石西山塞河水”一句,借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不屈不挠、追求永恒的渴望。
整体而言,《公无渡河》不仅是一首哀悼逝者的诗歌,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法则与人类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预知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时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