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鸡瓮藏眼,鼹鼠河满腹。
啄木头铿敲,蜗牛角出缩。
君不见浩浩无边春,出门面面皆交亲。
未到地灵地,安知人杰人。
醯鸡瓮藏眼,鼹鼠河满腹。
啄木头铿敲,蜗牛角出缩。
君不见浩浩无边春,出门面面皆交亲。
未到地灵地,安知人杰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偶成》,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小生物。"醯鸡瓮藏眼"形容醯鸡(即蚊子)在狭小空间中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鼹鼠河满腹"则象征鼹鼠贪婪,不知满足。"啄木头铿敲"和"蜗牛角出缩"形象地刻画了啄木鸟忙碌觅食和蜗牛小心翼翼的生活状态。
然而,诗人通过对比,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观点:在广阔无垠的春天里,出门四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春天般亲近。他暗示,只有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接触更广阔的社会,才能真正理解何为"地灵"(指人杰地灵,优秀人才辈出的地方)和"人杰"(杰出的人才)。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钱时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