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朱氏椿萱堂》
《题朱氏椿萱堂》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吾闻漆园之木八千秋,又闻北堂萱草能忘忧。

朱卿夫妇俱白头,儿也贡入帝王州。

口传天语出丹阙,马蹄蹋遍闽山月。

儿心何以报春晖,回望飞云隔吴越。

左手擘荔枝,右手持槟榔。

它山岂不好,不如归故乡。

登朝见天子,沐浴承休光。

龙河雪消春水长,愿乞还家三釜养。

入门堂上见椿萱,灵柯锐叶俱无恙。

读书椿树下,进酒萱花傍。

更分白兔所捣之玄霜,父兮母兮发苍苍。

金兰玉树照庭户,直与窦家五桂同芬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深情的画面,通过朱氏夫妇及其子女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漆园之木”、“北堂萱草”等典故,象征着长寿和无忧,同时也暗喻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

首句“吾闻漆园之木八千秋”,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大椿”,寓意家族如同大椿般长久不衰,象征着朱氏家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接着,“又闻北堂萱草能忘忧”,引用了萱草的典故,萱草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母亲,暗示母亲的慈爱能够抚慰人心的忧愁,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朱卿夫妇俱白头,儿也贡入帝王州”,描述了朱氏夫妇年岁已高,儿子却远赴京城为官,体现了家族成员间不同的生活轨迹和责任担当。接下来,“口传天语出丹阙,马蹄蹋遍闽山月”,描绘了儿子在朝廷中的忙碌与奔波,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儿心何以报春晖,回望飞云隔吴越”,表达了儿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报之心,虽然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人。随后的“左手擘荔枝,右手持槟榔”,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了儿子对家乡风物的怀念,以及对父母的关心。

“它山岂不好,不如归故乡”,强调了无论外界如何美好,都无法替代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登朝见天子,沐浴承休光”,描绘了儿子在朝廷中的荣耀与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龙河雪消春水长,愿乞还家三釜养”,表达了儿子希望早日回到家乡,陪伴年迈的父母,尽孝道的心愿。最后,“入门堂上见椿萱,灵柯锐叶俱无恙”,描绘了儿子回家后与父母团聚的场景,以及对家中环境的安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朱氏家族的和谐与幸福,以及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诗人胡奎以明快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卷,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力量。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宿淇门驿感怀

驻马淇门夕,空堂暑气徂。

暝烟官树合,寒雨驿灯孤。

浊酒聊幽兴,悲歌亦壮图。

相违旧朋好,三径日荒芜。

(0)

卮语二首·其一

贵为掾,三语荐。贫为客,万言策。饱欲死,长三尺。

饥欲死,东方朔。厕中鼠,空仓雀。卵有毛,马生角。

巧抱瓮,愚炙毂。真渐离,假孙叔。叶公龙,淳于鹄。

矢欲直,钩欲曲。归去来,卧空谷。

(0)

濂溪

真儒去代久,一亩存遗宫。

濂泉洌不食,旦夕寒潨潨。

芙蕖谢光彩,卉棘纷蒙笼。

乌鸟聚乔木,噭噭鸣积阴。

依岩见樵爨,驻辙闻村舂。

日晏牛羊下,秋高禾黍丰。

溯源旷无人,沿泂焉所终。

蹇予勇言迈,扶策安能从。

精灵谅斯在,沕穆相为通。

繄昔宋中季,皇流叠褒崇。

披云起结构,洒翰盘蛟龙。

霁月辉朱缀,光风摇琐窗。

谁令坐消歇,吾道曾何穷。

(0)

送夏少参之蜀

岷峨东下江水流,剑阁西来烟雾收。

黄牛峡隘几人到,金马台荒何处求。

父老三巴应渴望,丈夫万里是奇游。

锦官城外经行处,古柏祠前拜武侯。

(0)

送李守正归棠邑省亲

宦途邂逅与君同,又见归旌逐断鸿。

东观月明清梦远,北堂春好寿颜红。

沧溟汗漫鱼龙水,平野萧条草木风。

忠孝此行真两尽,天涯极目思无穷。

(0)

馀雪

饥鸢侧目过,馀雪且纷纷。

风起惟催雾,天空故纵云。

回声捎竹细,叠片压枝分。

忧国非吾事,占年亦自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