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这首诗描绘了处暑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点明了季节转换,处暑时节,虽然炎热渐退,但空气中仍带着一丝凉意,庭院门户间弥漫着这份余凉,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着,“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南方度过的时光,炎炎夏日并非他所熟悉的家乡之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异乡的炎热与记忆中的故乡进行对比,加深了思乡的情绪。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处暑之后的景象,秋天似乎还未来临,夜晚的光线却显得格外悠长。寥寥二字,形象地表现了秋天未至的空旷感,而夜光长则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最后,“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还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停留,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这里的粳稻香不仅指实际的稻谷香气,更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满足。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珍惜和对未来可能变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处暑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