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根藓干势棱嶒,不向山中变茯苓。
傲雪心顽龙蜕骨,啸风声断虎留形。
特坚节操磨今古,肯献瑰奇列丙丁。
底用区区梁栋具,直须鍊补老天青。
苔根藓干势棱嶒,不向山中变茯苓。
傲雪心顽龙蜕骨,啸风声断虎留形。
特坚节操磨今古,肯献瑰奇列丙丁。
底用区区梁栋具,直须鍊补老天青。
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松化石》描绘了一块历经沧桑的松树化石,其形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意义。首句“苔根藓干势棱嶒”,通过苔藓和干枯的根部,展现出化石的古老与坚韧。次句“不向山中变茯苓”,暗示了松树虽已石化,但其本质未变,不愿化作药材,保持了原有的骄傲。
第三句“傲雪心顽龙蜕骨”,将化石比喻为龙,象征其在严寒中仍保持着不屈的精神,即使骨骼如龙般显露,也坚韧不移。第四句“啸风声断虎留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坚韧,即使声音消失,形态犹存,如同老虎的威猛形象。
第五句“特坚节操磨今古”,赞美了松化石坚守节操,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其品格依旧。最后一句“肯献瑰奇列丙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瑰宝的敬仰,认为它应该被世人所珍视,而非仅用于寻常的建筑之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松化石为载体,寓言人应有坚韧不屈的品格,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守自我,不媚俗流,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