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青镫课子,到老含饴,苦荼还是甘蔗。
一样机声,廿年镜影。忘却花晨霜夜。
为展楹书,似依慈母,琅琅伊亚。
听禁钟、梦醒回思,隐约纺车才罢。图里慈恩难写。
更杯棬永恨,泪珠盈把。
只留得遗编,报答春晖未谢。
人间淑懿,自然天性,女学何须矜诧。
叹我亦、七岁孤孙,祖德诗惭无和。
忆青镫课子,到老含饴,苦荼还是甘蔗。
一样机声,廿年镜影。忘却花晨霜夜。
为展楹书,似依慈母,琅琅伊亚。
听禁钟、梦醒回思,隐约纺车才罢。图里慈恩难写。
更杯棬永恨,泪珠盈把。
只留得遗编,报答春晖未谢。
人间淑懿,自然天性,女学何须矜诧。
叹我亦、七岁孤孙,祖德诗惭无和。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文学大家王闿运所作的《望湘人·题金甸丞祖母夜纺图》。诗人通过对金甸丞祖母夜纺图的描绘,回忆起自己幼时在母亲膝下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祖母慈爱与教诲的深深怀念。
"忆青镫课子",诗人以青灯下教子的场景开篇,暗示了祖母的辛勤付出和对后代的悉心培养。"到老含饴,苦荼还是甘蔗",形象地写出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祖母总是以慈爱的态度对待,如同甘蔗般甜蜜,即使面对苦茶般的困苦也甘之如饴。
"一样机声,廿年镜影",二十年光阴流转,机声不断,镜中的祖母容颜已老,但那份教育子女的执着不变。"忘却花晨霜夜",描绘出祖母忘却岁月的辛劳,只记得为家庭付出的点点滴滴。
"为展楹书,似依慈母,琅琅伊亚",诗人回忆起祖母教他读书的情景,琅琅书声犹在耳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母爱。"听禁钟、梦醒回思",禁钟声中醒来,更添对祖母的思念。
"图里慈恩难写",诗人感叹画中的慈爱难以完全捕捉,"更杯棬永恨,泪珠盈把",表达对祖母离世的哀痛和未能报答的遗憾。"只留得遗编,报答春晖未谢",只能通过祖母留下的书籍,寄托对她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感慨"人间淑懿,自然天性,女学何须矜诧",赞美女性的美德和天性,认为女性教育无需过分夸耀。"叹我亦、七岁孤孙,祖德诗惭无和",诗人自谦为孤儿,无法以诗歌回应祖母的厚爱,流露出深深的愧疚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祖母夜纺图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祖母的无私奉献和教育智慧,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