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圯下授书图·其一》
《题圯下授书图·其一》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小试他年帝者师,重轻举足莫相疑。

一君万祀秦皇帝,气尽先生堕履时。

(0)
鉴赏

这首诗《题圯下授书图(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圯下授书这一历史典故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

首句“小试他年帝者师”,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暗示着主人公虽未显赫一时,但已具备了成为帝王之师的潜质。这既是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也暗含着对历史传承与教育作用的重视。

次句“重轻举足莫相疑”,则进一步强调了在权力与责任面前的谨慎态度。这里的“重轻”不仅指权势的轻重,更是对行动后果的深思熟虑,提醒人们在做出决定时应审慎考虑,避免因一时的轻率而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三句“一君万祀秦皇帝”,将目光投向了历史上的秦始皇,这位统一六国、建立帝国的君主,以其功绩与暴政并存的形象,成为了权力与统治力的象征。通过对比,诗人似乎在探讨权力的双面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一句“气尽先生堕履时”,引用了圯下授书的典故,即汉高祖刘邦在圯上遇到黄石公,后者故意让鞋掉入桥下,要求刘邦亲自拾回,以此考验其是否具备成为帝王的品质。当刘邦完成任务后,黄石公赠予他兵书,预示了他日后成就大业。此句中的“气尽”与“堕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可能指的是力量的耗尽或精神的疲惫,后者则是通过实际行动展现的坚韧与毅力。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自我超越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圯下授书这一典故,巧妙地融入了对个人修为、历史责任以及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至日留安肃署中

为问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滞动经旬。

人间添线怜贫女,天上传餐赐近臣。

预遣荔生能应节,即防柳弱欲偷春。

应知晴日无云物,肃望分明见北辰。

(0)

中秋饮孝廉兄约园

几度中秋赋别离,今年把酒城东陲。

坐看桂魄悬荆树,翻喜蟾光入雁池。

移席正当月出皎,飞筹那问夜何其。

胡床不浅庾公兴,任醉清辉倒接篱。

(0)

送张茂卿之任房山

六载弹琴不下堂,又看征旆拂铜章。

人同白璧仍仙吏,县对青山亦帝乡。

寂寞自怜方朔戟,风流谁似令君香。

悬知别后能为政,伫俟双凫入未央。

(0)

甲寅秋日·其六

漕输百万入幽并,庚癸频呼细柳营。

见说东南翻巨浸,不闻钟鼓报新晴。

里闾丘赋年年尽,关塞烽烟处处惊。

即虑无秋妨国计,司农何以佐升平。

(0)

奉和马时良元日早朝次韵·其一

□□□□□初消,正日祥风应早朝。

曙色曈昽双□□,晨光缥缈五云遥。

繁珂接响趋丹禁,广乐清□□紫霄。

放直缓从花底散,上林莺暖欲迁乔。

(0)

鉴止榭之前有古榕焉枝干半枯余滋溉一年所复尔荣茂偶读杜工部老树空庭得之句欣然有会遂分为韵各赋一章·其一

乔木当前干,枝柯已半槁。

胡然偃蹇姿,倏尔容华好。

根蚀露仍滋,叶危风自扫。

对之欲问年,何似主人老。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