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黏堤,寒云啮垒,霜空竟日飞鸿响。
客里登楼穷目,衰柳无行。尽回肠。
冷眼论兵,愁心呷酒,无多景物供吟赏。
最爱青山,也似北顾仓皇。寄奴乡。
霸气消沈,剩呜咽、回潮东注,永嘉几许流人,惟馀叔宝神伤。
感茫茫。
又玉龙吹起,一片西风鳞甲,江山如此,几曲阑干,立尽斜阳。
野火黏堤,寒云啮垒,霜空竟日飞鸿响。
客里登楼穷目,衰柳无行。尽回肠。
冷眼论兵,愁心呷酒,无多景物供吟赏。
最爱青山,也似北顾仓皇。寄奴乡。
霸气消沈,剩呜咽、回潮东注,永嘉几许流人,惟馀叔宝神伤。
感茫茫。
又玉龙吹起,一片西风鳞甲,江山如此,几曲阑干,立尽斜阳。
这首词描绘了京口秋天的景象,通过野火、寒云、飞鸿等意象,展现出凄凉而壮阔的画面。词人在旅途中登高远望,只见衰柳萧瑟,心情沉重。他以冷峻的目光审视战事,借酒浇愁,感叹可供吟咏的美景寥寥。青山虽美,却让他联想到北方的战乱和故乡的失陷,心中充满悲凉。
"寄奴乡"暗指南朝刘裕,他曾在此地建立功业,但如今霸气已逝,只剩下潮水东流的哀鸣。词人感慨万分,又听到秋风吹过,仿佛战马嘶鸣,江山依旧,只是人事已非,栏杆边的词人独自站立,直至夕阳西下。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兴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朱祖谋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宏大历史背景巧妙融合,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怀。
明我曾祖,谥忠烈臣。飞霜两浙,祀典彬彬。
至于大父,藩臬时陈。以劳定国,庙食维新。
及尔斯祖,绪缵孝纯。簪缨世业,创自其身。
嗟予寡昧,博褐綦巾。亦既抱子,闻道未真。
命名期尔,令德显亲。尔其勉之,庶几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