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
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
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
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
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
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
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
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读敬箴作》。诗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圣贤之道的普遍性与内在性。诗人通过“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两句,表达了儒家学说的传承与独特性,认为圣人的智慧并非另辟蹊径,而是基于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着,“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诗人以“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即在达到某种至高境界时,真正的快乐与智慧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亲身体验。
最后,“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两句,提醒读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保持谦逊和专注,避免偏执和遗忘。诗人以“此翁千载有名言”总结,表明其观点虽出自古人,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值得后世深思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希逸对儒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
江城会饮,东壁照奎星。肝胆露,乾坤秘,昼披零。
势分庭。
笔下风雷发,何为尔,聊相慰,供一笑,悠悠者,总流萍。
虎掷龙跳几遇,依然对、高垒深扃。
睹殷盘科斗,不说换鹅经。老眼尘醒。认声形。
中州月旦,千载后,犹洒客,有歆宁。
人不见,搔首立,望余馨。海边亭。
寂寞钟期远,高山曲,几人听。
何必要,椿与菌,校年龄。
万事元无定在,此心得到处仙灵。
爱烂游南北,快马接飞舲。万里丹青。
名高三昧丹青匠。貌出玄元古样。
明金绘素,堂堂殊胜,本来真状。宝殿严供养。
摄诸方、群魔胆丧。
露说经消息,真风郁郁,感人人,总归向。
外肃威仪瞻仰。内须明、物离心上。
这些儿妙用,无为无作,无中有相。变机无障。
纳十方、廓开玄量。
契太空一点,虚无活计,壮神通藏。
忆元龙湖海,樽俎地、笑谈间。
尽画烛寒烧,红螺细卷,沉醉更阑。
西风数声笳鼓,怅匡庐、山下送征鞍。
秋水苹花渐老,晓霜枫叶初丹。滕王高阁倚江干。
极目楚天间。想画栋朱帘,朝云南浦,暮雨西山。
天涯倦游司马,更几时、携手一凭栏。
别后相思何处,月明千里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