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丹桂画扇赐从臣·其二》
《题丹桂画扇赐从臣·其二》全文
宋 / 赵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秋入幽丛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

应随王母瑶池晓,染得朝霞下广寒。

(0)
注释
秋:秋季。
入:进入。
幽丛:幽静的丛中。
桂影:桂花的影子。
团:团聚、圆满。
香深:香气浓郁。
粟粟:形容香气浓郁。
照:照亮。
林丹:丹红的树林。
应:应当。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
瑶池:神话中的仙池,通常与仙境相关。
晓:早晨。
染:染上。
朝霞:早晨的彩霞。
下:落下。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翻译
秋天进入幽静的丛中,桂花的影子像团团圆圆的月色。
香气浓郁,如粟米般闪烁,照亮了丹红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皇帝赵构的作品,题目为《题丹桂画扇赐从臣(其二)》。通过鉴赏,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先,“秋入幽丛桂影团”一句,诗人以“秋”字开篇,直接设定了季节背景。"幽丛"指的是密集的丛林,而"桂影团"则描绘出满园桂花盛开的情景,桂花的香气似乎在空中凝聚成团。

接着,“香深粟粟照林丹”一句,用“香深”二字形容桂花之香浓郁而不散。"粟粟"形容香气浓烈,"照林丹"则是说桂花的光彩如同丹砂一般,映照着整片森林。

第三句“应随王母瑶池晓”中,“应随”表明诗人似乎在呼应某种神话或传说,而“王母瑶池晓”则让我们联想到道教中的仙境和王母娘娘,瑶池是王母居所,也常被用来比喻清晨的露水。

最后,“染得朝霞下广寒”一句,以"染得"二字形容桂花之美似乎被初升的朝霞所染色,而“朝霞下广寒”则描绘出一种壮丽而冷冽的早晨景象,桂花在这冰冷的清晨中显得更加鲜明。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香气和秋季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折射出作者作为帝王对美好事物的赏识与馈赠。

作者介绍
赵构

赵构
朝代: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猜你喜欢

题箬溪草堂赠顾中丞

箬溪溪上箬阴繁,主人葺箬卜溪源。

近市荒惟三亩宅,负城幽是一丘樊。

雨滋兰蕙看成畹,径长蓬蒿渐塞门。

大德如今俱小隐,壮怀相对欲何言。

(0)

在郡作

忆从束发通朝籍,才薄遭时报效赊。

直木孤生先得伐,明圭太洁易成瑕。

朝天路绝辞风叶,去国身轻失水查。

窜逐元非明主意,衔恩不忍赴怀沙。

(0)

送梁宅之葬

寒郊暮雨湿,来送故人行。

死生奄异域,歌笑不同情。

虚位将筵列,求神把酒倾。

缟衣非结绶,白马为悲鸣。

柳聚车容设,蒿虞曲挽惊。

重泉无返路,九地有佳城。

司马书犹在,中郎女未成。

休论身后事,空有世间名。

此日金兰断,何时玉树荣。

莫邪长閟矣,光气罢千星。

(0)

莆阳龚生名应龙号潜于

神龙神不测,勿用为时屯。

沕穆形难偶,深潜德可论。

知机犹户坯,好遁是泥蟠。

问易将因尔,又忘得象言。

(0)

送比部史应之使还入京史以使事便道过家长子娶妇而太夫人褒封之典亦适至二首·其二

想见燕京路,秋风随马归。

朝端须奉复,即位待光辉。

入省名应盛,趋班影乍稀。

鄙夫何所慕,之子振音徽。

(0)

秋日登鸡鸣寺阁寄友人

峻阁暮跻攀,凉风振客颜。

青天湖外尽,平野雨中閒。

鸟度孤云去,人随落叶还。

如何属延伫,伐木响空山。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