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手二首·其一》
《咏手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赵光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

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0)
翻译
打扮得洁白如玉的手腕在清洗,背后接过红色手巾捧着清水
在薄雾中轻捏着袖中的玉杯,夕阳下细捻着屏风上的青丝
呼唤人靠近栏杆,摘取杏子举得高高的靠近水池边
最美的是在琵琶弦旁相见,手指纤细圆润,没有明显的指节
注释
妆成:打扮。
皓腕:洁白的手腕。
凝脂:白皙如脂的皮肤。
背接:背后接过。
红巾:红色手巾。
掬水:捧水。
薄雾:淡淡的雾气。
袖中:袖子里。
拈:轻拿。
玉斝:玉制酒杯。
屏上:屏风上。
青丝:黑发。
唤人:呼唤人。
急拍:快速地拍打。
临:靠近。
前槛:前栏杆。
摘杏:摘取杏子。
高揎:高高举起。
好是:最好是在。
琵琶弦畔:琵琶旁边。
细圆无节:手指纤细且没有明显指节。
玉参差:像美玉般光滑。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洗漱和梳妆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生活中的雅致与精致。开头“妆成皓腕洗凝脂”一句,既突出了女子在打扮上的小心翼翼,也描绘了一幅洗手涂抹香脂的温馨画面。“背接红巾掬水时”则展示了女子梳洗中的一种优雅姿态,通过“红巾”的点缀,增添了一抹温暖与生动。

诗中的“薄雾袖中拈玉斝”,让人联想到一个幽静的早晨气氛和一位手执精致容器(玉斝)的女子形象。紧接着“斜阳屏上撚青丝”则描绘了一幅窗前梳发的情景,阳光透过窗棂在屏风上的投影与女子的青丝交相辉映。

诗人随后通过“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这两句,展现了女主人公与侍女之间轻松愉快的情感交流,以及她在园中采摘果实的活泼场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中的生活气息。

最后,“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一句,将女子与乐器琵琶相结合,不仅映衬出她优雅的艺术素养,更以“细圆无节玉参差”来形容琵琶弦的美感,既强调了音乐之美,也点出了诗中对女性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确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展现了一幅古代女子生活的生动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调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作者介绍
赵光远

赵光远
朝代:唐

赵光远,华州刺史骘之子,不第而没。光化中,韦庄奏赠官。
猜你喜欢

梦游仙四首·其四

朱楼翠阁碧桃花,花底春云拥路斜。

蓝水有田皆种玉,赤城无树不飞霞。

佩环犹自怜交甫,条脱何缘赠绿华。

惆怅刘郎易归去,重来何处觅胡麻。

(0)

扬州歌四首·其三

罗衣束素云,绣履裹纤玉。

低回不自前,含娇灭华烛。

(0)

决绝辞

火灭不复然,泉出不归源。

君心既已死,捐玦向平川。

由来负心人,头上无青天。

(0)

秋日湖上

闲棹满湖云,来寻物外群。

石梁临壑度,霜杵隔峰闻。

树啸风相命,花愁月与分。

更怜沙岸夕,渔唱递江濆。

(0)

巫来江歌

巫来江水碧如油,炎方帝子乘兰舟。

江女摇珰烟花洲,绿发縿縒珠玉秋。

红肌香泪出风雨,耿耿银河隔天语。

埋骨无人吊碧山,狒狒来时猩猩去。

蛮云莽莽骑红鲤,苍梧露冷迷湘水。

早知天上胜人间,一笑相逢都未死。

水云破碎月脱衣,夜来化作寒蝶飞。

青陵台畔行人稀,荒宫梁殿花草非。

湿萤暗照雷塘夜,游魂归去青山下。

(0)

河桥春望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

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