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坐疑霭霭上瑶天。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坐疑霭霭上瑶天。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题目为《临江仙》。从内容上看,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曾向泗滨浮玉质”,这里以“泗滨”指代河岸,用“浮玉质”来形容水中的清澈,通过这种比喻传达了一种高洁无瑕的意境。诗人可能在此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也居十二峰前”,“十二峰”或许是指代某一特定的山脉,也可能是虚构的地名。在古典文学中,常以“十二”来形容数量之多,这里可能是在强调诗人所居之地的壮丽。
接下来的“飞来藓发尚如拳”,藓(一种生长在石上或土中的苔藓类植物)和“藓发”都是自然界中细小生长的形象,通过“如拳”的比喻,可以想象到诗人对这些微小生命的观察之细致。
“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这里用“郁纷”来形容自然界中物体生长的繁复和茂密,而“岫”则是一个山峰的通称。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并且表现出诗人对于造物主的手艺感到好奇。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挈榼”和“凭栏”都是形容坐姿的词汇,这里传达了诗人在观赏美景时的心境。“老夫亦自颓然”则表明诗人的内心是平静而享受这种美好的瞬间。
最后两句,“坐疑霭霭上瑶天。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坐疑”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徘徊不定的情感状态,而“霭霭上瑶天”则是一种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已为苏旱雨”可能是在形容某种即将到来的变化或是预示着什么事情的发生。而“却放老龙眠”则像是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种放弃和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词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感态度。
盛世车书同,治绩真缵禹。
海水不扬波,海外仰仁宇。
贡使络绎来,四夷皆镇抚。
竟有英逆夷,甘心逞跋扈。
性本类犬羊,不入华人谱。
毒计制米囊,毒人入脏腑。
吸食即伤生,诡谋如妖蛊。
我用我法严,未将夷罪数。
谁知红毛奴,猝将舟山取。
我朝覆载宽,犹许通商贾。
彼自外生成,漫思斗楼橹。
小丑竟跳梁,蠢动如蚁聚。
居民惊且逃,纷纷去乡土。
还定兼招徕,安危靠大府。
战守皆无虞,允作浙民主。
安集遍武林,足蹈更手舞。
义勇起城乡,支更愿挨户。
火轮时窥探,我民自按部。
即有汉奸民,亦多膏我斧。
四明竟鲸吞,定镇亦不吐。
占据三四城,生民多愁苦。
庙算定神机,天子赫斯怒。
震警发天威,予曰有御侮。
命将慎凭轩,整军遣宰辅。
六师皆奋扬,军书日旁午。
偕作竞同仇,渊渊听伐鼓。
勇士如熊罴,骁将如虓虎。
纪律甚严明,整齐肃步武。
拉朽若严霜,苏困同时雨。
但恐寇操舟,海上作强虏。
得势即进攻,失势即登橹。
如何捣其巢,舟师严束伍。
船须大小兼,气当一再鼓。
矢石既兼施,火攻力更努。
洋面可穷追,口门更防堵。
陆路整戈矛,水师奋弓弩。
火炮若雷霆,火箭如飞羽。
夷舟力不支,俨如鱼游釜。
夷匪皆成擒,夷首可就俯。
战功铭鼎钟,名可同吉甫。
帷幄运全筹,中流作砥柱。
横扫四海氛,海疆可撑拄。
八蛮皆循规,九夷亦蹈距。
泽国庆安澜,华夷颂恩溥。
太平奏凯歌,琴瑟鸣搏拊。
献俘告武成,甲胄换黻黼。
更须振海防,烽堠严灯炷。
船破及时修,兵缺及时补。
刁斗既森森,镇将亦俣俣。
有备终无虞,中华更扬诩。
《平夷即事》【清·朱煌】盛世车书同,治绩真缵禹。海水不扬波,海外仰仁宇。贡使络绎来,四夷皆镇抚。竟有英逆夷,甘心逞跋扈。性本类犬羊,不入华人谱。毒计制米囊,毒人入脏腑。吸食即伤生,诡谋如妖蛊。我用我法严,未将夷罪数。谁知红毛奴,猝将舟山取。我朝覆载宽,犹许通商贾。彼自外生成,漫思斗楼橹。小丑竟跳梁,蠢动如蚁聚。居民惊且逃,纷纷去乡土。还定兼招徕,安危靠大府。战守皆无虞,允作浙民主。安集遍武林,足蹈更手舞。义勇起城乡,支更愿挨户。火轮时窥探,我民自按部。即有汉奸民,亦多膏我斧。四明竟鲸吞,定镇亦不吐。占据三四城,生民多愁苦。庙算定神机,天子赫斯怒。震警发天威,予曰有御侮。命将慎凭轩,整军遣宰辅。六师皆奋扬,军书日旁午。偕作竞同仇,渊渊听伐鼓。勇士如熊罴,骁将如虓虎。纪律甚严明,整齐肃步武。拉朽若严霜,苏困同时雨。但恐寇操舟,海上作强虏。得势即进攻,失势即登橹。如何捣其巢,舟师严束伍。船须大小兼,气当一再鼓。矢石既兼施,火攻力更努。洋面可穷追,口门更防堵。陆路整戈矛,水师奋弓弩。火炮若雷霆,火箭如飞羽。夷舟力不支,俨如鱼游釜。夷匪皆成擒,夷首可就俯。战功铭鼎钟,名可同吉甫。帷幄运全筹,中流作砥柱。横扫四海氛,海疆可撑拄。八蛮皆循规,九夷亦蹈距。泽国庆安澜,华夷颂恩溥。太平奏凯歌,琴瑟鸣搏拊。献俘告武成,甲胄换黻黼。更须振海防,烽堠严灯炷。船破及时修,兵缺及时补。刁斗既森森,镇将亦俣俣。有备终无虞,中华更扬诩。
https://shici.929r.com/shici/gSpNYm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