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子.尽心知性》
《孟子.尽心知性》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

心须物格无馀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0)
翻译
内心深处有善良的本性根基,如果不是深入探究道理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心灵必须与外物彻底交融,没有多余的思绪,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注释
心具:内心拥有。
良知:善良的本性。
所性根:本质根基。
若非:如果不是。
穷理:深入探究道理。
亦能昏: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
心须:心灵必须。
物格:与外物彻底交融。
无馀蕴:没有多余的思绪。
藩蔽:遮蔽或障碍。
开除:去除。
本体:事物的本质。
存: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于《孟子·尽心章》中"尽心知性"思想的阐述。首句"心具良知所性根"强调了人的内心深处具备着善良的本性和天性的根本,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质。"若非穷理亦能昏"则指出,如果没有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人的良知也可能被蒙蔽而变得混沌不明。

接下来的"心须物格无馀蕴"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实践和思考,使心灵与外物相互契合,去除杂念和偏见,达到心无旁骛的境地。"藩蔽开除本体存"则是说,只有消除那些遮蔽真相的障碍,人的本性(即天理或良知)才能显现出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儒家的修养之道,提倡通过穷究事物本质,以达到内心的澄明和对天性的认知。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鹧鸪天.寿讱庵六十

袖手长安罢弈棋。归来人海好须眉。

赐书亲沐教儿读,家酿初斟待客携。

呼鹤子,抗皇羲。荡胸云壑养清机。

他年下噀秋粳熟,笑博新词换五噫。

(0)

踏莎行.题吴湖帆夫人绿遍池塘草图册

镂凤才名,彩鸾仙韵。玉台兰雪融心印。

东风重返谢池春,千秋慧业销磨尽。

恼带鸳慵,撩钗燕困。西亭翠被栖香烬。

丹青忍续断肠吟,吴霜一夜沾潘鬓。

(0)

菩萨蛮.和静安韵

溪山输却斜阳半。江城一例秋蝉乱。秋老独还家。

东篱菊始华。锦鳞书十二。不寄蓬瀛字。

一觉我何人。潮音枕上闻。

(0)

满庭芳

楼傍春阴,山衔小苑,可怜人似秋萤。

石城西去,溪绿黯冥冥。

来唤溅裙旧侣,认前迹、屧印苔生。

朱门闭,杏花风急,零落燕泥馨。牵情。

争奈是,偷传香柬,初见云屏。

几惯閒、僝僽蓦笑逢迎。

漫道那时别后,多少事、说与无凭。

销凝久,年光暗掐,江柳又遥青。

(0)

锁阳台.裴伯谦丈属题所藏吴汉槎《鸡塞填词图》卷子

塞北春空,江南魂断,独馀芳草闲花。

故园归讯,燕子已无家。

漫道东阳瘦损,旧题有、椒壁笼纱。

还来伴、春灯天末,深屋杏花斜。堪嗟。

王孙头白,往事风流,恁尊前重对,付与琵琶。

莫向青山擪笛,怕明月、不返轩车。

谁怜取、梅仙赋后,清梦冷胡沙。

(0)

应天长

清秋胜日,正壑露山开,竞拈吟笔。

凭望萧然,过眼繁华如失。流光惊去疾。

但无语黯红描得,更问甚踏破鞋痕,醉荒诗律。

盛会敞幽室。任酒涌思来,道古风逸。

人似黄华零梦,贞元堪述,先秋蒲柳质。

剩残臂仗筇难出,空卧游尘虑。烦噫独负陶秫。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