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
目前一弹指,变现自分明。
日面月面过,佛手驴脚呈。
皆承此恩力,言外度迷情。
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
目前一弹指,变现自分明。
日面月面过,佛手驴脚呈。
皆承此恩力,言外度迷情。
这首宋朝释克文所作的偈语,以禅宗的智慧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佛教的哲学思想与生活化的表达方式。首先,“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开篇即以“东山水”象征着清净、自然与修行的起点,暗示着佛法的源头与修行的路径,形象而富有哲理。
接着,“目前一弹指,变现自分明”,这一句运用了禅宗中常用的比喻——弹指间,瞬间即永恒,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刻都蕴含着真理与可能,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觉知,洞察事物的本质。
“日面月面过,佛手驴脚呈”,这里通过对比日与月、佛与驴,展现了宇宙间的对立统一,以及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日与月代表光明与阴暗,佛与驴则象征着智慧与愚昧,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在对立中寻求和谐与理解的重要性。
最后,“皆承此恩力,言外度迷情”,这句话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源于同一根源,即佛法的恩泽之力。它鼓励人们超越语言的限制,直接体验和理解世界的真相,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偈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通过觉察与理解,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启示。
往闻大龚公,鱼艾照灵寿。
当时从肩舆,门生儿子后。
诗书开似续,文采补耆旧。
数椽上茅茨,基结称广陋。
壁间落宝唾,半是经济手。
坐令农隐堂,赑屃黄姑薮。
我来虽未识,名下已奔凑。
功名何足云,短锸支宇宙。
所忧饭吾牛,刍恶毛角瘦。
木奴擅中州,竹君食千亩。
连车载长腰,横网遮巨口。
人生亦何须,不若巴清妇。
时来食方丈,时去鲑三九。
常恐少微芒,深夜切奎斗。
起家公不难,周汉须佐佑。
敢请益治田,种秫多酿酒。
岁晚沧洲期,许结羊仲友。
仲冬多美曝,散步有馀真。
老树槎牙晚,初花的烁春。
清歌动落日,远岫得幽人。
空返无佳句,知为暮霭嗔。
徵君上天后,有屋在松根。
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
居山称宰相,隔代绝儿孙。
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