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视龙争各据时,高培战垒阔穿池。
何年贝勒失名姓,剩此荒城祗址基。
总为圣人驱除难,维新天命眷归期。
秋风榆戍经过处,奋旅维艰企继思。
虎视龙争各据时,高培战垒阔穿池。
何年贝勒失名姓,剩此荒城祗址基。
总为圣人驱除难,维新天命眷归期。
秋风榆戍经过处,奋旅维艰企继思。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开篇“虎视龙争各据时”,以“虎”和“龙”象征群雄并起、争夺权力的时代背景,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权力斗争。接着,“高培战垒阔穿池”则描绘了战场的广阔与激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规模。
“何年贝勒失名姓,剩此荒城祗址基。”这两句转而抒发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感慨,指出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已无迹可寻,只剩下荒废的城池作为历史的见证。这种对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总为圣人驱除难,维新天命眷归期。”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期待与敬仰,认为只有圣明之君才能解决国家的难题,引领国家走向新的繁荣。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
最后,“秋风榆戍经过处,奋旅维艰企继思。”以秋风中的榆树戍守之地为场景,象征着艰难的军事行动与对未来的深思。这里的“奋旅”不仅指过去的军队,也暗含对当前或未来的努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与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