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鹤亦何病,敛翼即衔恤。
洒洒留清姿,昂昂耸癯骨。
徘徊南山岑,往返北山厔。
饥无伤铁咮,寒无柔楯膝。
有时发长唳,响震太微飔。
闻者惊其声,皆疑谓无疾。
九万奋云程,大鹏乃畴匹。
霜毛绝纤埃,自怜徐自栉。
但令双羽在,胡至混鹩鳦。
金风秋晓鸣,天半何萧瑟。
翘首久倾听,惝恍如有失。
偶然遭困顿,终非樊中物。
遮莫养健翎,一飞淩霄霱。
嗟鹤亦何病,敛翼即衔恤。
洒洒留清姿,昂昂耸癯骨。
徘徊南山岑,往返北山厔。
饥无伤铁咮,寒无柔楯膝。
有时发长唳,响震太微飔。
闻者惊其声,皆疑谓无疾。
九万奋云程,大鹏乃畴匹。
霜毛绝纤埃,自怜徐自栉。
但令双羽在,胡至混鹩鳦。
金风秋晓鸣,天半何萧瑟。
翘首久倾听,惝恍如有失。
偶然遭困顿,终非樊中物。
遮莫养健翎,一飞淩霄霱。
此诗描绘了一只病鹤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病态与坚韧的内心世界。开篇“嗟鹤亦何病,敛翼即衔恤”以感叹的语气提出问题,引出对病鹤的同情与关注。接着,“洒洒留清姿,昂昂耸癯骨”描绘了病鹤虽病却仍保持清雅的姿态和坚韧的骨骼,展现出其不屈的精神面貌。
“徘徊南山岑,往返北山厔”描述了病鹤在山间自由地飞翔,虽然身体不适,但仍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饥无伤铁咮,寒无柔楯膝”则表现了病鹤即使在饥饿和寒冷中,也依然保持坚强,不被外在条件所动摇。
“有时发长唳,响震太微飔”写出了病鹤偶尔发出的长唳,声音响彻云霄,表达了其内心的不甘与抗争。“闻者惊其声,皆疑谓无疾”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强调了病鹤声音的震撼力,以及人们对它状态的不解。
“九万奋云程,大鹏乃畴匹”将病鹤与大鹏相提并论,象征着即便身处困境,仍有翱翔于天际的雄心。“霜毛绝纤埃,自怜徐自栉”表现了病鹤对自己的珍惜与自我抚慰,即使病弱,也不忘自我修养。
“但令双羽在,胡至混鹩鳦”表达了病鹤对自由与飞翔的渴望,即使身体病弱,也期待有一天能再次展翅高飞。“金风秋晓鸣,天半何萧瑟”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病鹤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翘首久倾听,惝恍如有失”写出了病鹤长时间的等待与期盼,似乎在寻找失去的东西,可能是自由、希望或是某种力量。“偶然遭困顿,终非樊中物”表明病鹤虽遭遇困境,但始终不愿成为笼中之鸟,体现了其独立自主的精神。
最后,“遮莫养健翎,一飞淩霄霱”表达了病鹤对未来充满信心,即使现在病弱,未来仍有望展翅高飞,凌驾于云雾之上。整首诗通过对病鹤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蓉溪江山真画图,蓉溪主人绝代无。
往岁西归结书屋,风前月下闻伊吾。
牙签插架几万轴,云锦照水三千株。
有时溪头风日好,一段秋波净于扫。
水香花气相氤氲,人间别有蓬莱岛。
蜀道时歌李白难,草玄甘抱扬雄老。
只今身复上天衢,太平经济须巨儒。
尚书省里少司寇,御史台中上大夫。
共道孤芳持晚节,还应廊庙忆江湖。
别来几度花开候,每向西风重回首。
补成五色衮龙衣,元是当年摘花手。
复有阶前兰桂行,相期岁暮松筠友。
君不见南阳草庐绿野堂,此溪此屋同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