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千日酒,花下与君同。
客思朝临水,归旗夜引风。
一槎当浦口,一枕在辽东。
何事今为别,藤蓑还赠公。
岂无千日酒,花下与君同。
客思朝临水,归旗夜引风。
一槎当浦口,一枕在辽东。
何事今为别,藤蓑还赠公。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赠世卿别(其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岂无千日酒,花下与君同”以千日酒象征长久的友情,希望能与友人在花下共饮,共享欢乐时光。接下来,“客思朝临水,归旗夜引风”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情景,早晨对着水面引发思乡之情,夜晚则凭借风旗指引归途,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离别的无奈。
“一槎当浦口,一枕在辽东”通过“一槎”和“一枕”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友人远行至异地的孤单,以及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想象。最后两句“何事今为别,藤蓑还赠公”,诗人不解为何此刻必须分离,只能以藤编蓑衣相赠,寓意着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离别时的不舍与祝福。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
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
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
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閒鸥、对对江边去了。
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
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好梦谁传,苍鳞底、数茎低绕。
恰流苏帐卷,认镮人到。
生子当为丰岁谷,读书早辨琅邪稻。
看陇西、花萼谢家兰,浑凡草。缝绣字,针神巧。
添画谱,龙眠好。记松肪五粒,问年最小。
草木知名移未得,楂梨曾博君王笑。
且重摹、一幅上金门,嘉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