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直方大》
《直方大》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

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

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

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

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

不习其在兹,玩爻情所托。

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

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ífāng
sòng / shí

tóngjiǎojiāngshānéngcuò

yóuláigāngqiángwèishèngruǎnruò

shìzàiliùèrkūnduìbìngwèiyào

shēngrèntiānzhēnsānzhě

zhōngniánzuòchūzāo

guānwěishéqíngchuāngbànglín

quánshēndòuzhúméngbàoxīntuò

jīngwányáoqíngsuǒtuō

shīshèngxiánzuò

zuòdàiwéibiānwēngwèijiěchán

注释
梧桐角:坚硬的梧桐树角。
江沙玉:比喻经过打磨的江沙像玉一样光滑。
刚强徒:指性格强硬的人。
坤:八卦之一,象征地,柔顺。
对病可为药:比喻事物具有疗愈作用。
天真:自然本性,无拘无束。
龃龉:比喻不协调或冲突。
委蛇:形容官场上的敷衍应付。
窦:洞穴,这里指泉水的出处。
竹萌:竹笋。
玩爻:玩味卦象,寓含哲理。
韦编翁:指勤奋读书的老者,如孔子的弟子。
禅缚:佛教中的束缚,这里指精神上的困扰或束缚。
翻译
坚硬的梧桐角可以研磨,江中的沙子也能打磨成玉。
自古以来,强硬之人难以战胜柔弱。
处于坤卦的六二爻,它对疾病有治疗作用。
我生性顺其自然,这三者都不自我衡量。
中年时遭遇诸多不顺,言语间常受攻击。
官职只是暂时寄身之处,我更喜欢在晴朗的窗户边靠近山林。
泉水从深处涌出,竹笋包裹着新生的竹皮。
我不习惯于此,却在此寻求乐趣,寄托情感。
一字一句都蕴含智慧,仿佛能向圣贤学习。
静待韦编老翁,他能解开我心中的禅意束缚。
鉴赏

这首诗蕴含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篇“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两句,以梧桐坚硬的树角和江沙细腻的玉石为喻,表达了事物之间刚柔相济、互相弥补的哲理。接着,“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在世间万象中,往往是柔弱之物更能持久,不易被摧毁。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一句,则引出了道家思想中的五行八卦观念,指出宇宙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事物的转化与治病之道。"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性的顺应和内心世界的清明。

中间部分“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描述了诗人中年时期的困顿与外界的冲突,显露出一丝无奈。然而,他选择了“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的退隐生活,以求心灵的平和。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不习其在兹,玩爻情所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卷知识的超越,以及对于内心情感的珍视。

最后,“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表明了对单个文字、一个智者的尊崇。"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则是希望寻找到智慧的导师,以解开心灵的束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人生和知识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自金家湾出抵桃花湾而归

地险金家口,临危欲杖藜。

熬波无剩土,栽稻有新畦。

海味珍沙虎,山禽贱野鸡。

夕阳潮渐落,寂寞旧桃溪。

(0)

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十少詹事黄先生洪宪

碧山表卓鍊,奇容掩众色。

臣工信有专,制义罔遗则。

屈法雕虫间,曼辞乃细德。

相士握明珠,藏身羡鸿翼。

优游门第高,养和以登域。

(0)

往澉州吊二吴有感

曲曲湾随面面风,故人谩卜永安宫。

溪流尽处孤峰出,多在荒凉万木中。

(0)

南池次少陵韵

不为南池胜,谁来舣客船。

横江人似鹤,深树昼宜蝉。

李杜千秋句,青徐六月天。

乡心看逝水,此意冷于毡。

(0)

题新中驿壁

三千客路寄征骖,旅况凄然总未谙。

唯有柳枝曾见惯,阿那又不似江南。

(0)

对雨

不是逃人境,衡门故倦开。

云阴澹疏竹,雨色长新苔。

欹枕青山远,窥帘黄鸟来。

翻嫌扬子宅,问字日相催。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