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
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
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
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
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
不习其在兹,玩爻情所托。
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
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
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
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
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
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
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
不习其在兹,玩爻情所托。
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
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
这首诗蕴含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篇“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两句,以梧桐坚硬的树角和江沙细腻的玉石为喻,表达了事物之间刚柔相济、互相弥补的哲理。接着,“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在世间万象中,往往是柔弱之物更能持久,不易被摧毁。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一句,则引出了道家思想中的五行八卦观念,指出宇宙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事物的转化与治病之道。"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性的顺应和内心世界的清明。
中间部分“中年坐龃龉,出语遭击搏”描述了诗人中年时期的困顿与外界的冲突,显露出一丝无奈。然而,他选择了“官居寄委蛇,晴窗傍林壑”的退隐生活,以求心灵的平和。
"泉乳发深窦,竹萌抱新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不习其在兹,玩爻情所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卷知识的超越,以及对于内心情感的珍视。
最后,“一字得一师,圣贤如可作”表明了对单个文字、一个智者的尊崇。"坐待韦编翁,为我解禅缚"则是希望寻找到智慧的导师,以解开心灵的束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人生和知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