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观使郑尚书·其三》
《挽观使郑尚书·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0)
注释
忆昨:回忆过去。
从游:一同游玩。
乌奴:古代对桃花的别称。
桃李春:春天的桃李盛开。
通家:如同一家人。
雅好:高雅的情趣。
入幕:加入行列。
厕:置身于。
佳宾:优秀的宾客。
绿野:绿色的田野。
归心切:内心急切地想回家。
丹山:红色的山,可能指有历史遗迹的地方。
旧迹:过去的痕迹。
九原:泛指墓地。
感怆:感慨悲伤。
掩袂:掩面。
重伤神:深深伤害心灵。
翻译
回忆起往昔一同游玩的日子,那时乌奴花开满桃李的春天。
我们亲如一家,共同欣赏高雅的情趣,你作为嘉宾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绿色田野中,我心中急切地想要回归,想起那丹山旧时的足迹。
面对先人的陵墓,感慨万千,忍不住掩面而泣,伤透了心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观使郑尚书(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尚书离去后所剩下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温馨的回忆场景,"昨从游日" 指的是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乌奴桃李春" 则是他们游玩的地点,乌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这里的“桃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这两句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通家联雅好”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如同一家人,而“入幕厕佳宾”则形象地表达了郑尚书在诗人心中的重要位置,"佳宾" 指的是尊贵的宾客。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这两句转换了情感的氛围,诗人开始表达对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绿野" 和 "丹山" 都是自然景物,而“归心切”和“旧迹陈”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哀愁与不舍。"九原" 通常指的是广阔的原野,而这里则象征着无尽的思念;"感怆" 和 "伤神" 都是深切情感的体现,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深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朋友离别时的真挚情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夜合花·其二和刘春卿有怀金溪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莱。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0)

凤箫吟/芳草·其三和彦时兄重九

雨溟濛。年年今日,农夫共卜新丰。

登高随处好,银瓶突兀,南峙对三公。

真珠漙露菊,更芙蓉、照水匀红。

但华发衰颜,不堪频鉴青铜。相逢。

行藏休借问,且徘徊、目送飞鸿。

十年湖海,千里云山,几番残照凄风。

蟹螯粗似臂,金英碎、琥珀香浓。

请细读离骚,为君一饮千钟。

(0)

追和鲁直蜡梅二首·其一

一种幽素姿,凌寒为谁展。

似嫌冰雪清,故作黄金浅。

(0)

对雪和子厚弟四首·其四

瑶林我家风,银色佛世界。

泠泠一川水,淙玉漱寒濑。

敲冰往得鱼,拨冻自挑菜。

山居果如此,冷暖任交态。

(0)

赠古若之上人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0)

哀陈夫子·其二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

鸿雁嗟安仰,枌揄痛莫追。

木瓜惭未报,临纸涕涟洏。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