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博浪沙》
《咏史诗.博浪沙》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0)
注释
嬴政:秦始皇。
鲸吞:比喻强大的势力吞并。
六合:指天下,古代认为东西南北中为六合。
秋:代指秋季,象征丰收和结束。
削平:征服、平定。
虏:俘虏,此处指被征服的诸侯。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泛指中原地区。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张良:汉初名臣,曾协助刘邦建立汉朝。
独报雠:独自报仇雪恨。
翻译
秦始皇像鲸鱼一样吞并了六国的秋天,统一了天下,征服了各路诸侯。
崤山以东地区并非没有杰出人物,为何只有张良独自承担复仇的责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抒发。

首句“嬴政鲸吞六合秋”中的“嬴政”指的是秦始皇,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使得天下归于一统。这里的“鲸吞六合秋”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强大的征服力度。

接下来的“削平天下虏诸侯”则进一步表达了秦始皇对各诸侯国进行军事征伐,消灭它们的独立性,使之成为秦朝的一个郡县。这里用“削平”一词,不仅形容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决心。

第三句“山东不是无公子”中的“山东”在古代通常指的是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而“公子”则是对贵族或王室后裔的一种尊称。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读者,历史上山东一带也曾有过显赫一时的公子王孙。

最后,“何事张良独报雠”中的“张良”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他辅佐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击败项羽,最终建立了汉朝。这里提到的“独报雠”,则可能是在说张良在历史中有着不凡的成就,尤其是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报复秦朝对楚国的压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统一天下、建立新秩序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一种思考。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河船口占八首·其一

沽河水接潞河浑,处处新营失旧村。

闻说东西两渔甸,年来也隶达家屯。

(0)

送叶子实之南安幕

离离原上草,密密庭前柳。

游子一寸心,故人几回首。

春晖荡繁绿,朝雨清宿垢。

驾言理征旆,去去事升斗。

此行讵足念,桑梓旧墟薮。

种竹应成林,植兰已盈亩。

萧萧奉板舆,怡怡酌春酒。

人生重荣养,所志敦素守。

奇宝奚足称,修名谅无朽。

河海渺川渎,泰华空培塿。

愿言高远期,珍重经纶手。

(0)

陶靖节像

袖里惭无博浪槌,酒醒空赋稚桑诗。

悲凉一曲山阳笛,满眼山河是义熙。

(0)

再次韵·其三

写就安书无便翔,寒衣著破过三霜。

但记送郎初上马,窄袖短衫穿柳黄。

(0)

寄友人

怜君来此隐,竟日掩岩扉。

山晚碧云合,溪深黄叶飞。

干戈虽暂息,乡国未能归。

想见行吟处,寒波澹落晖。

(0)

山水小景四幅·其二

山出云兮不为霖雨,江有木兮不任楣柱。

朝余东冈兮莫余南浦,时乎时兮奈何汝。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