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作》
《三月三日作》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古风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

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

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

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

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

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所作的《三月三日作》,描绘了三月三日春光流逝的景象,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点明了时间背景,春色已过半,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接着“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两句,诗人以自身老病之身,感叹春光易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两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秦中游玩的情景,那时的人们如同神仙般自由自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对比,突出了当下时光的珍贵和过去的美好。

“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描绘了人们尽情欢愉的场景,手提酒壶,手持花枝,仿佛置身仙境。“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慷慨与和谐,人们不吝啬金钱,乐于分享,即使是乞讨者也能得到帮助。

“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描述了人们穿着华丽,色彩斑斓的景象,展现出社会的繁荣与富足。“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则描绘了城市内外热闹非凡的场景,直到傍晚才逐渐安静下来。

最后,“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点出了一处特定的地点,西溪的柏坡头,人们居住密集,土地宝贵。“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则提到一些人早早进入城市,清明和上巳时节,人们踏青赏花,享受春日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往昔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题画十首·其九

忆昔相逢武水头,行行送上木兰舟。

遥怜落日蒸溪上,野色风声几许愁?

(0)

重峰寺祈雨后简李元善二律

麈尾高挥演大乘,火云不散愈崚嶒。

漫同三岛吟诗客,閒访重峰醉酒僧。

翠竹阴移凉梦远,碧莲香散暮云凝。

归途未即天瓢注,犹有长风解郁蒸。

(0)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六六月

冰山珑璁间瑶席,水拍银盘漱寒碧。

象床湘簟含风漪,腻香粉汗沾凝脂。

赤帝啾啾火龙老,琪树西风转昏晓。

(0)

采菊

爽气浮西山,风烟澹原隰。

悠然出衡门,佳节逢九日。

众草萋以青,黄菊正秋色。

采之不盈把,妙意良自得。

谓能制颓龄,可泛忘忧物。

驩言命壶觞,万事付酣适。

永怀东篱人,俯仰已陈迹。

(0)

马德良下第

三月都门莺乱飞,东风客馆思依依。

乐生空受昭王聘,苏子深惭李廌归。

白璧人间须待价,青藜天上更分辉。

琼林花发重来日,五色春云照锦衣。

(0)

题马远信州图

昔解灵溪缆,相将下信州。

人家临水岸,鼓角起城头。

云积龟峰雨,江分蠡泽秋。

开图见山郭,千里思悠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