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丙辰中秋之夜与亲人分离,借月抒怀的情感。开篇以“明月几时有”发问,展现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我欲乘风归去”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却又因“高处不胜寒”而犹豫,流露出对人间温暖的留恋。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在月下起舞自得其乐。下片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月光流转,触动了离人的心绪。“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看似责问月亮,实则寓言人生的离别与团圆之苦。最后,诗人以旷达的胸怀,寄语远方的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的祝愿,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情的深情厚谊。
屈指前期,蓂荚刚周,欣逢此宵。
是钱偿营室,添来良夜,波浅银汉,退去秋潮。
驾鹊车娴,骖鸾路熟,渡口相携不用招。
欢情永,胜寻常仙侣,信爽蓝桥。
沈云犹认菰漂,笑再入、花源路未遥。
任凭肩语密,画栏重倚,低鬟巧乞,粉本频描。
衣曝才经,针穿依旧,健句何人快举飘。
风光好,看桐圭新茁,金井凉浇。
好清秋、江湖满眼,画船鸥鸟争路。
柔花嫩叶何人摘,两两轻舠如鹜。君莫误。
须珍重、迷离白露为霜处。滑丝凝箸。
忆千里东吴,未施盐豉,入洛旧时语。
青门外,苹末凉风微度。片帆乘兴归去。
此行但为鲈鱼鲙,那得关情如许。君莫妒。
须记取、青山红树空江渡。梦回鸣橹。
溯万顷平波,田田荇叶,欹枕对烟雨。
满目凄其,又早是、亭皋叶下。
忆当日、披裘过此,六花飞洒。
秋水一湾波写雁,青烟几点星分野。
问长驱、下泽尔何人,悠悠者。荒林畔,寒鸦话。
老柳上,渔罾挂。更浓烟衰草,迷离堪画。
客路惊看沙似雪,奚奴惯使车如马。
向玉河、冰底听流澌,归来也。
洞引云归,云联嶂起,峰峰不断。
笑几番、苔滑扶筇,藤袅罥衣绝项,才舒望眼。
可惜孙登仙去早,便长啸、空山有谁管。
小亭畔,爱拂拂天风,衫袖吹满。崖阴更寻细款。
试唤起石公情更懒。
借圆坡憩影,危流濯足,胜讨莫嫌归晚。
历历峭帆吹不落,带一片、夕阳红影颤。
且留恋,待宵深、月明飞盏。
俊游邀俊侣,访旧隐、趁斜阳。
指石发栖烟,苔衣罥雨,萝带飘香。依然。
旧时乔木,剩归鸦几点话昏黄。
可惜歌残金缕,难招睡去红妆。徜徉。无语步回廊。
倚槛悄吟商。叹年华暗换,酒边花瘦,竹外云凉。
消得冶情如水,又玻璃、风起绉池塘。
一笑踏莎归晚,银蟾影满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