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忠显刘公挽诗·其二》
《忠显刘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祸基媒孽自燕秦,抗议如公有几人。

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

求鱼缘木谩蠹国,曲突徙薪翻殒身。

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

(0)
注释
祸基:灾祸的根源。
媒孽:引致灾祸的因素。
燕秦:古代的两个国家。
抗议:公开反对或抗议。
公:指公正无私的人。
军旅:军队事务。
试:尝试。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
亲:亲近。
缘木:爬树找鱼,比喻徒劳无功。
蠹国:蛀蚀国家。
曲突徙薪:比喻预防灾难。
殒身:丧生。
才大言深:才能出众、言论深刻。
古难用:在古代难以被任用。
忠良:忠诚而贤良的人。
恨常新:遗憾始终存在。
翻译
灾祸的根源始于燕秦两国,像您这样公开抗议的人又有几个呢。
军队事务尚未检验,何必尝试;豺狼不主动攻击,怎可轻易亲近。
试图从错误的方法中获取利益只会蛀蚀国家,预防火灾的建议反遭自身牺牲。
才能出众、言论深刻的人古来少见,难以被任用,忠诚贤良之人千百年来的遗憾始终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忠显刘公挽诗(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上的忠良之士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正义的高度评价,以及对那些能够坚守道德、不畏强权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

首句“祸基媒孽自燕秦”暗示了自古以来的政治恩怨交织,如同家国兴衰的历史长河。接着“抗议如公有几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直言不讳、坚持正义的人才的渴望和怀念。

中间两句“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军队生活,强调了忠良之士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其本色,不会被污染。

接下来的“求鱼缘木谩蠹国,曲突徙薪翻殒身”则是通过古人求取真理、不畏牺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知和正义的崇高敬意。

最后两句“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则强调了真正的才能与言论是难以施展于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流传千古而不衰的忠良之士的无尽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赞颂,抒写了诗人对于忠诚、正义以及才能的深切理解和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辽海舟中·其三十二

海气侵人来,鹭涛扑面起。

何人解绨袍,已见寒如此。

(0)

辽海舟中·其三十

片云拥蓟城,望之浮前海。

借问同舟人,云是渝关内。

(0)

辽海舟中·其三

不可有所欲,有欲累不浅。

君犹未深信,吴王与勾践。

(0)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八

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

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

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

拟作一篇招隐赋,武陵无路觅溪难。

(0)

次方誉子韵

材华荷笔入文昌,翰苑君家是栋梁。

联璧慰予频见玉,谈樨期汝独闻香。

还家客梦悬羊石,过岭梅花覆竹箱。

万里远游拓心境,始知身世重空王。

(0)

寿任崧翰道尊

喜见台莱杂呗声,珊瑚洲畔綵云平。

政从四郡窥仁德,寿对千峰惬野情。

一角金铃飞独响,三君硕望照时清。

薰风万里松涛壮,两峡高空涌月明。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