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吕英父·其一》
《寄吕英父·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书。

诗笔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0)
翻译
在清平盛世,我闲散坐着,才疏学浅,只能借写作来排解穷困和忧愁。
诗笔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即使在梦中也挥洒自如,我的风度不凡且清瘦。
在细雨中描绘黄花盛开的江边小路,夕阳西下照在隐士的小屋上。
抖落旧帽子上的尘埃,我也不介意骑着毛驴,边走边寻找灵感吟诗。
注释
清时:太平盛世。
萧散:闲散。
才疏:才学不足。
著书:写作。
诗笔:诗才。
神通:神奇力量。
梦寐:梦中。
丰标:风采。
清癯:清瘦。
黄花:菊花。
细雨:小雨。
江路:江边道路。
处士庐:隐士居所。
尘埃:灰尘。
觅句:寻找灵感。
倒骑驴:骑驴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寄吕英父(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自在,以及他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清时萧散坐才疏”,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悠闲地坐在那里,笔下文思泉涌的情景。“收拾穷愁却著书”则显示出诗人将自己的忧愁和感慨通过写作来抒发和寄托。

“诗笔有神通梦寐”,这里的“梦寐”指的是进入梦乡,表明诗人的文思如同神助,甚至在梦中也能创作出佳作。“丰标不俗更清癯”则赞美了诗人笔下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风格独特,不落俗套。

“黄花细雨图江路”,这里的“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季,而“细雨”和“江路”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景象。“落日西风处士庐”则描绘了夕阳西下,微风轻拂,诗人隐居于一座小屋中的情境。

最后,“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诗人这里通过戴上一顶旧时的帽子,抖落尘埃,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不妨觅句”意味着寻找适合的词句,“倒骑驴”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诗人在创作中自由自在地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书写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高洁的情操,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独到的理解和把握。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东吴棹歌四首·其三

玻璃冷浸洞庭山,霜竹攒攒橘柚斑。

垂发吴娃笑相语,官船不似钓船閒。

(0)

竹枝词三首·其一

涧水泠泠清见沙,妾心如水谅无他。

愿言莫学杨花薄,一逐东风不恋家。

(0)

江上十首·其九

昔曾将命解戈鋋,一客双江又二年。

瞻望蓬莱云咫尺,寸心长系片帆前。

(0)

过茶园三首·其一

竹鸡花外弄轻烟,桑柘深深雨后天。

过客曾闻远人说,严州风土半宜绵。

(0)

山行三首·其二

米家图画不易得,今日见山如见之。

偶上层峦纵游目,不知驻马已多时。

(0)

宿宁国山家

夹路苍松锁暮霞,满溪流水带寒沙。

荆扉不掩云长住,此是山中静者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