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书。
诗笔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书。
诗笔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寄吕英父(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自在,以及他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清时萧散坐才疏”,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悠闲地坐在那里,笔下文思泉涌的情景。“收拾穷愁却著书”则显示出诗人将自己的忧愁和感慨通过写作来抒发和寄托。
“诗笔有神通梦寐”,这里的“梦寐”指的是进入梦乡,表明诗人的文思如同神助,甚至在梦中也能创作出佳作。“丰标不俗更清癯”则赞美了诗人笔下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风格独特,不落俗套。
“黄花细雨图江路”,这里的“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季,而“细雨”和“江路”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景象。“落日西风处士庐”则描绘了夕阳西下,微风轻拂,诗人隐居于一座小屋中的情境。
最后,“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诗人这里通过戴上一顶旧时的帽子,抖落尘埃,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不妨觅句”意味着寻找适合的词句,“倒骑驴”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诗人在创作中自由自在地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书写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高洁的情操,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独到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