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峰燕子归。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峰燕子归。
这首诗属于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嵇仲春日(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把春天的花香拉近些,用以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让它与自己分离。"馀芳"指的是春日里的鲜花,而"酒卮"则是古代饮酒时使用的小杯,象征着诗人想要在这短暂的春光里尽情享受。"丁宁红紫莫相违"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不让它们彼此分离。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峰燕子归。"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面对春光易逝时的心境和情感。尽管没有风雨的催促,但美好的景象终究难以长久,已经到了让人感到忧愁的时候。"愁峰"指的是心中的忧虑,而"燕子归"则是比喻春天即将过去,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的留恋和对美好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以及在美好面前的无力感。这样的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人们普遍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
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
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
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
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
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
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
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
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
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
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
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
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
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
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
天地溟悻,古今混同。
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
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
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
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
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清·汪缙】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天地溟悻,古今混同。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zLxz3nQ.html
君诗乃在潇湘洞庭间,啼残竹魄凋兰颜。
乞归一勺楚江水,手洗芙蓉不自闲。
此砚从君共往还,此池流水日潺湲。
海南遗字老风雨,谁念畸人阅历艰。
高莫高于鸦咋山,远莫远于鬼门关。
天令绝域显文字,铜柱细剔苔花斑。
壶笙芦管尽收拾,记成《赤雅》谁能删。
蓝胡二月歌群蛮,亸娘妙舞摇花鬘。
鸲之鹆之双活眼,见君手画蛾眉弯。
归来抱琴死忠义,片石寂寞留人寰。
招君魂兮渺渺,石有泪兮潸潸,云车雾驾安能攀。
天风飒飒夜泉起,明福洞边闻佩环。
阿喇伯桑西,喜宿头塘早。
罡风摇板庐,孤枕雪压脑。
挑镫不成寐,默坐纡怀抱。
砚冻墨不濡,指直笔欹倒。
今夜莫吟诗,吟诗定郊岛。
呼童仇复眠,起视漫天缟。
邮番促晨装,长纤氂牛套。
且去问前途,冰镜滑如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