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命,定四方。干戈偃,鈇钺藏。轶大武,驾成汤。
媲轩辕,俪虞唐。扩地万里居中央。
整齐万国开明堂。汉唐宋晋隋诸邦。
絜功比德如蜩螗。万八千岁永无疆。
受天命,定四方。干戈偃,鈇钺藏。轶大武,驾成汤。
媲轩辕,俪虞唐。扩地万里居中央。
整齐万国开明堂。汉唐宋晋隋诸邦。
絜功比德如蜩螗。万八千岁永无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中的第十八首,名为“受天命”。诗中以宏大的气势,描绘了帝王受天命、平定四方、结束战乱、推行仁政的辉煌景象。
首先,“受天命,定四方”,开篇即点明主题,帝王受天命而降临人间,肩负着平定四方的重任。接下来,“干戈偃,鈇钺藏”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帝王到来后,战争停止,武器收藏的情景,展现了和平的景象。
“轶大武,驾成汤”、“媲轩辕,俪虞唐”则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如成汤、黄帝、虞舜和夏禹,来赞美当前帝王的英明与伟大。这些帝王都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扩地万里居中央”一句,描绘了帝王广袤的领土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整齐万国开明堂”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对国家治理的重视,通过设立明堂,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
最后,“汉唐宋晋隋诸邦”列举了历史上多个强大的王朝,以此来衬托当前帝王的功绩。“絜功比德如蜩螗”将帝王的功绩和品德比作蝉鸣,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帝王崇高美德的赞美。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帝王受天命、平定四方、推行仁政的伟大事迹,以及对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帝王英明的颂扬。
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
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
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
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
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
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
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
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
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
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
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
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七月七日再入大湖作》【清·梁成楠】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bYmDZxb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