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临辽蓟中分界,天限华夷第一关。
直绕长城东到海,凌空高障北依山。
当年士马何曾战,此日梯航尚未闲。
闻道乘槎通绝域,可能身入斗牛间?
地临辽蓟中分界,天限华夷第一关。
直绕长城东到海,凌空高障北依山。
当年士马何曾战,此日梯航尚未闲。
闻道乘槎通绝域,可能身入斗牛间?
《山海关》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吴启元所作,描绘了山海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地位。首联“地临辽蓟中分界,天限华夷第一关”,以辽蓟为背景,点明山海关作为地理分界的独特地位,同时强调其作为华夷之界的象征性意义。颔联“直绕长城东到海,凌空高障北依山”则进一步展示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它不仅连接着长城,还背靠山脉,面向大海,形成了一道雄伟的天然屏障。
颈联“当年士马何曾战,此日梯航尚未闲”转而回顾历史,表达了山海关在过往岁月中的和平与繁荣,暗示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往来的要冲,而非频繁战争的战场。尾联“闻道乘槎通绝域,可能身入斗牛间?”则以神话传说为引,表达了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山海关作为连接不同文明、不同世界的桥梁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海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地位,展现了其作为边关重镇的独特魅力,以及对文化交流和探索的象征意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
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
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
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
赤龙缠定乌龟。
六月里严霜果大奇。
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
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
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
在俗心不俗,尘里不沾尘。
处身中正,何妨闹市与山林。
践履不偏不易,日用无争无执,只此是全真。
方寸莫教昧,便是上乘人。
采元精,炼元气,复元神。
三元合一,自然鼎内大丹凝。
更把玄风鼓动,天外迷云消散,慧月朗然明。
叩我第一义,江上数峰青。
寂寞山居,喧轰市隐,头头总是玄关。
资明高士,须向定中参。
我把活人手段,杀人刀、慢慢教看。
君还悟,只今荐取,超脱不为难。
一言明说破,起初下手,先炼三三。
自玄宫起火,运入昆山。
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
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向上工夫,乾宫立鼎,坤位安炉。
这火候幽微,元无作用,抽添进退,不费枝梧。
阴往阳来,云行雨施,主宰机缄总在渠。
心安定,那虚灵不昧,照破昏衢。
性宗悟了玄珠。
这命本、成全太极图。
向圈圈外,圆光迸出,存存存里,独见真如。
一气归根,六门三用,到此全凭德行扶。
混尘世,且藏锋锉锐,了事凡夫。
慧海深澄,德山高耸,主人不凡。
况*锐解纷,黜聪屏智,掀翻物我,不露机缄。
立志虚无,潜心混沌,帝象之先密意参。
玄玄处,老先生元性,一贯乎三。
曾和至士玄玄。
故默默昏昏契老聃。
矧灵地虚间,禅天湛寂,忘知忘识,无北无南。
收拾身心,圆融造化,覆载中间总作丹。
炉中就,看圆陀陀地,照耀松关。